策展人专题 | 王春辰:艺术需要被不断探讨,需要独特和唯一

策展人、批评家王春辰专访_策展人专题 | 王春辰:艺术需要被不断探讨,需要独特和唯一

策展一直是艺术生态中重要的一环,关于展览策划的话题在最近几年越来越成为当代艺术的热门。作为传播、体验和历史化了当代艺术的主要形式的展览,已经成为大部分艺术的一种传播途径。不可否认的是,策展和策划已经成为艺术发展中的关键因素。

国内策展和策展人的发展相较于西方脉络有很大的不同,伴随西方策展制度的到来,从80年代具备策展性意义的实践萌芽在中国的发起,到这20年间中国当代策展实践从独立项目跨向了具备更多公共性意义职能的转变。在当代策展实践向国际、跨国和多国性方向发展过程中,对于国内策展和策展人而言,该如何在持续性发展的“地方”和“全球性”策展实践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如何在越来越多以数字媒体作为媒介和平台的艺术品的流行趋势中,保持策展实践的反思性和批判性?

可持续发展意义的社会性话题越来越引发当代展览主题的转向、被电子和“故障美学”填充的一代对新的策展需求越发强烈、以教育性为目的的展览策划层出不穷......策展的边界似乎一直处于被拓展的进程中。当下,我们该如何回应我们所处的“展览的时代”?

2023年,99艺术成立20周年,“策展人系列专访”为20周年系列专题中的重要专栏。本期,我们采访了策展人、批评家王春辰,请他从专业的角度和对国内策展环境变化的观察,探讨中国当代策展的一系列问题。

王春辰

策展人、批评家、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Q&A

Q = 99 艺术

A = 王春辰

今天的策展人,该如何去做?

Q:可以请你谈谈近20年你对国内“策展人”这一角色的观察?如何看当下策展的现状?与八九十年代相比,如今策展人的身份也越来越被弱化,对此你怎么看?

A:策展人目前在中国艺术生态里变得非常普遍,很多展览的组织、新闻发布都有策展人这样的名头。从事策展的人的身份也是各种各样,有的是职业做策展人,有的是美术馆馆长担任策展人,有的是画廊老板担任策展人,也有社会其他人士担任策展人。当然也包括艺术家担任策展人。

看起来策展人的身份是一个多元的,除了职业策展人以外,好像人人都可以成为策展人。我们也知道“叫/当做什么/叫做什么”是每个人的权力和自由,它形成了一个泛化,大家都觉得这个词有意思,它囊括的内容也有弹性,人们都愿意赶时髦称“策展人”,这是在国内我看到的一大特点。

国际上也在讨论或辩论“策展”(curating),争论策展人(curator)这个词到底是什么。在西方什么都叫做curating,但在中国这个词翻译成“策展”,后面有展。中文造词规律在于每个词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概念,所以当中国人读“策展”,首先想到的就是“展览”。而西方动词curating联想到的是跟艺术有关,不一定是展览,它扩展到来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个词变得非常泛化,这在中英文里有差异。如果我们想把这个词的使用范围扩大,就不能仅仅叫“策展人”或者是“策展”,就要回到和中文语义相对靠近的“策划”一词。

像刚才说的,如果都理解为“策划”,任何活动都可以叫策划;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和西方对策展人(curator)这个职业概念有争议且都有泛化的趋势。另一方面,现在的策展人,如果不谈及馆长、艺术家、画廊,那么在组织展览或其他艺术项目中,策展人究竟要扮演什么角色?这个问题很关键。

“事件,非事件,反事件”

Matter. Non-Matter. Anti-Matter 展览现场

©卡尔斯鲁厄媒体与艺术中心(ZKM)2022-2023

Q:作为西方艺术体系中的舶来品(概念),可否请你谈谈“策展人制度”?

A:策展制度在中国从来都没有建立过。就像我们说学校制度里有教授、副教授、讲师的划分。这些是在体系内通过一系列要求、规定形成一个制度。但中国的策展人系统中没有这些。

美术馆、博物馆文化机构里最应该形成这一类制度。西方在博物馆、美术馆系统中是有制度的,而国内没有这套系统,没有一个职业发展的序列。“策展人”虽然在中国很热闹,人人都叫策展人,但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制度的支撑。在国际上,除了美术馆有这样的制度外,社会上也可以随便叫“策展人”,但它和系统内的策展身份不一样。独立策展人意味着你不在任何的艺术机构里工作。但凡在博物馆、美术馆这样的机构里工作,是不能随便叫策展人的。

“霹雳啪啦——萨波尔齐斯·博佐个展”展览现场

木木美术馆 2022

Q:策展人现在越来越多了,大家对策展人专业上的要求似乎好像并没有说变得特别的严格了。生态对策展人的选择门槛大幅降低,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美术史基础不再成为衡量刚出道的策展人必备能力的标准,你怎么去看这个现象?

A:策展很重要,它变得越来越时尚,这是流行文化的结果或者说大众消费文化对时尚的一种偏爱,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一现象。

刚才谈到策展身份的弱化或者专业性降低,这是事实。正因为它普遍了,所以到处挂着“策展人”的名头。但展览或活动不一定针对艺术本身,它可以是一场嘉年华,或是一场秀。这种现象实际上和我们把策展作为学术研究,作为学院化的工作相比是有距离的。策展人确实是在不断弱化,这个词的内涵被稀释了,以至于谁都可以用。

但是我们要回到严肃的职业要求上,真正职业的策展需要做大量的工作,需要真正做出学术研究视角,这才是真正称得上“策展人”这个称谓的。就像大家谈“人人都是艺术家”,但是每个艺术家都一样吗?同样大家都使用“策展人”,但能不能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策展人、严肃的策展人,是不是当代艺术生态中重要的策展人,这个概念是不一样的。

“13+1 艺术家谱系研究系列回顾 第⼀季”展览现场

星美术馆

Q:面对这样的现象,今天的策展人该怎么去做?

A:我想说今天,我们强调的是艺术策展人,而不是一个泛化的策展概念。从事严肃的艺术策展,一定是针对具体的艺术对象有研究、有自己的认识。比如一个青年艺术家从来没有做过展览,或者一个老艺术家这辈子也没有做过展览,你策划展览肯定要有向别人介绍的功能,展览本身有这个功能,但是怎么向别人介绍?就得有方法、有思路。

换句话说,不同的策展人肯定是有不同的思路,不是这样做了就叫策展;并不是有几十张画放到展厅里,展厅前面写了前言就叫做策展。假设是为一个新秀,或者是不知名的艺术家策展,肯定首先要描述艺术家的艺术,还要介绍艺术家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发现这个艺术家自身独有的特点,这是需要投入时间做工作的。

到这个层面,策展人的难度就高了。例如抽象绘画,他的抽象到底是什么特点?现在满大街都是抽象,难道大家都一样吗?你能发现内在的特点吗?这就需要研究,熟悉抽象艺术的历史,甚至要有自己独立的看法,由展览提出自己的问题......这就构成了不一样的理解。同样是水墨,一旦涉及到针对水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当下的状态提出什么问题、什么样的观点时,就不一样了。当你对艺术有更多的研究再去策划展览,与没有研究只是参与热闹相比是完全不同的,后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策展。

我们应该探讨的是严肃的、具有思考的、探讨问题的策展,提出话题或表达某种理念很重要。表达某种理念的研究与展示结合起来,与一系列学术活动、文化活动、社会活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策展或者策划。

大同大张艺术展 展览现场

山西省当代美术馆 2023

Q:当下国内策展人面临的最大困境和挑战是什么?

A:我认为是要提出一个有效、有意义的学术问题。我们看很多展览的名称或描述用了很多似是而非、半通不通的文字。当然对此只能理解为这是一个活动,是大家参与的过程。如果说到艺术,肯定要有独立的艺术语言;艺术的创作持久的创造力是很重要的,某种意义上独创的艺术也是大家都追求的。即使做不到以上这些,我们也不能把“作品卖得好”作为艺术判断的指标。

艺术还是要讲究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东西。孤勇者往往是伟大的艺术家,真正的艺术也不一定流行。无论是艺术家、诗人、文学家,甚至批评家,都要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自我表现,这种表现并不等同于代表时代或者代表自己。你正在做出重大的、无法描述的个人创造,那么它就是有价值的。

“坐标——2000年以来的中国绘画之变”展览现场

山西省当代美术馆 2023

逆势而行的艺术,才是标杆

Q:你刚才提到在策展上专业研究的重要性,包括学术性。你也提到策展身份变得多元,人人都可以是策展人,包括策展内容上大众对消费文化的偏爱。在你看来它对当下的艺术现象和艺术本身有着怎样的影响?

A:从我的理解,一方面首先看到今天社会的发展超出以往任何一个描述。比如现在是消费社会,是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社会。这些概念是否准确?这里的“消费”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用了这一词汇不等同于理解了这个社会。同样地,艺术非常复杂,策展人如果仅仅对社会发展、消费文化、大众文化进行概念上的描述而没有自己的理解,就很难做积极有效的工作。

消费社会肯定涉及到商业、大众趣味、流行趣味,那么艺术是不是这样?一方面讲要和现在的消费社会或商业社会结合,难道所有艺术家都要这样做吗?我们强调艺术要有个性,那怎么能和大众流行文化结合?流行的东西几乎人人都喜欢,但艺术不一定是这样。艺术讲究个性,有时候还讲究偏爱,也许别人并不认同,艺术并不是为讨人人喜欢而做,这个时候艺术和大众文化就产生了矛盾。

独立的艺术和消费文化、消费社会有矛盾,如果意识不到这些矛盾,你的艺术该怎么做?把潮流文化或前几年流行的文化中的某些形象挪用到作品里,那么这些是严肃的艺术吗?

在今天来讲,这其实是反向的作用。真正的艺术不是追随流行的东西,当然我们不会否认艺术作为一种手段,作为一种方法,也是普遍化的。“生活要美,要艺术化”,说这句话的时候和我们作为独立艺术家时候所探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艺术家并不存在“我要美化什么”,艺术家本身在社会中的思考和感受很重要。我们都讨论消费社会,但大家对消费社会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可能我拥抱和赞美消费社会,又或许在某一层面上我持否定批判的态度。这里没有对错,但是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出发点。

强调自己远离所谓的流行,保持艺术独立的个性和品质很重要,因为今天的艺术市场、画廊、拍卖对艺术趣味和艺术认识有很大影响。在这一点上,策展人必须是研究者,必须是批评家,他需要对这些事情保持非常清晰的认识:可以肯定这一切、可以怀疑这一切,当然也能妥协这一切,甚至调和这一切,这就是自己的方法和立场。

艺术发展跟整体社会的趋向有关。在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语境下,青年人踊跃地参与艺术创作。而今天又有了新变化,各种机会都在减少。有的人越是处于比较艰苦和具有挑战性的环境,越要做自己的艺术;相反在优越的条件下,有些人的艺术反而处于麻木、保守或者老一套的状态。我们不可能用一种方式规定艺术,有的人说艺术要介入社会、有的人说艺术要远离社会、有的人说艺术在当代要表达你的政治理念、还有的人说艺术就不应该有政治性的诉求...... 这些都是矛盾的说辞。

第二届CAFAM双年展 展览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21年

Q:作为活跃在国内外舞台的策展人,在今天中国策展与国际策展在机构属性、构思和组织方面有什么差别?

A:说到策展,首先要有理念和概念。往往国内过于强调艺术的特点,所谓的艺术性比较突出。而在国际上,重点不是在艺术上,因为你从事的职业、活动的场景、环境等等已经属于艺术的范畴,反而他们更强调探讨的问题。并不是讨论我做的东西到底漂亮不漂亮、这个东西的结构是什么;而是当出现一个艺术行为、艺术实践,甚至艺术的物品的时候,去讨论一个概念。

举例来说,谈到雅典,它不只是指一座城市,而是一种文化象征,是崇高的人类文明的追求。重点就在于能不能提出有效的问题,而不是仅仅讨论所谓简单的审美。我们把艺术简单地等同于审美,但其实艺术已经超出了单一的审美或者是美学概念,从这个层面上讲,需我们要扩大对问题的有效探讨。

“团体作为方法: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团体研究与抽样展”展览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23

Q:今天年轻策展人的策展理念有没有什么转变?如何对新的艺术创作和现象作出更为有效的解读?

A:我是有一些观察,我身边接触到的青年艺术家、青年策展人做得比较广泛,他们对传统的艺术概念好像不太感兴趣,反而更关心当下的、时尚的、或者是一些非常特殊的东西。他们关注意识问题的视角不多,比如展览很热闹,但这个展览只是很多不同类型的集合,对此该提出一个什么样的学术问题呢?这些展览有时候一看就过去了,没有留下深刻印象;但如果是探讨一个真正的学术问题,就会让大家印象很深刻,现在青年策展人要多在这方面下功夫。

学术问题要有时代当下的意义。除了美学要求,艺术还有其内在的追求、艺术家个体的内在追求。现在年轻人更应该发掘这种没有任何规范、规则,甚至是超出规则的东西。老师这样做所以我也这样做的艺术,不叫艺术,它只是重复和继承。继承可以发扬光大,但往往光大不了。

“我们这一代——90后的艺术”展览现场

山西省当代美术馆 2023

艺术需要的不是所有,而是独特和唯一

Q:中国当代艺术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艺术家的发掘过程、画廊支持体系的变动以及它们对策展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A:画廊在中国近二十多年间确实是有了很大的发展,也越来越规范,越来越系统化。他们对艺术家,尤其是青年艺术家的推动作用很大,但不能武断地认为画廊主宰了青年艺术的发展。因为画廊涉及到的艺术只是一部分,画廊所推动的艺术更多是能够被市场接纳的艺术。还有很多不能被画廊接纳,也不能被市场当下认识到的艺术大量存在,绝大多数画廊在这方面无法涉足甚至是没有能力去涉足。

另一方面,画廊确实影响了很多青年艺术的创作。在流行的程度、跟风的程度上,画廊的话语权在比重上确实加强了。相对地,艺术市场、艺术画廊的比重加强,那么独立艺术家的独立性就必须更加突出。在现代艺术发展中,很多艺术家是从反画廊、反市场的维度上创作,反而获得了艺术史的肯定。如果单纯应和所谓市场需求,往往成就不了那些了不起的艺术。

现在国际上的大画廊,对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对青年艺术的影响非常大。画廊像是一个秀场,是前台;艺术创作是后台。画廊举办展览、参加博览会,亮相的机会比艺术家要多,人们只是在画廊看到了被秀出来的艺术。很多艺术家乐意被这些大画廊代理,一旦被代理,就会影响到他的艺术市场,这是客观存在的。

所以很多人对这个现象提出了讨论和批评。青年艺术家要追随大画廊的趣味和方式吗?我认为并不是。反而一个真正的新时代的艺术家,不会因为大画廊的所作所为跟风,这是一个真正艺术家的立场。画廊也会被淘汰,就像画廊不能持续百年,但企业却可以有百年老店。往往第一代的画廊主,他们的人脉、人格魅力、好的交往关系和资源的整合,可以把画廊达带到巅峰,但是到了第二代、第三代基本就没落了。尤其进入现代社会,很多早年重要的画廊现在都没有了。

艺术家恰恰需要看到这一点,也要有自信。只要你独立地、认真地做出自己的艺术,那么艺术的历史乃至艺术的市场终会接纳。不要看一时一地,此刻在这里不受待见,并不意味着永远不受待见。让自己的艺术生命持久,才是最重要的。

画廊的判断基于很多因素,也并会因为策展人做了某个展览就有怎样的判断。从这个层面上,现在策展人的作用是没有20年前那么大,过去的机会少,展览也少,策划一个展览大家都看到了。但现在还达不到这钟影响,策划十次展览也不见得被人看到。画廊也不一定会关注,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脉络,有自己的兴趣点。

马克·奎恩(Marc Quinn)个展“皮相之下” 展览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9

Q:在你看来,国内当代艺术生态中策展人的话语权在这20年间有哪些转变?

A:变化还是有的,不能说没有。例如在过去,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的时候,大家会认为80年代在杂志上发表的一幅作品图片,全中国都知道了,相应地这位艺术家就成为了知名艺术家。或者在《美术》、《江苏画刊》发表文章,大家就知道这是批评家。

今天的信息多、渠道也多,策划一次展览不一定有效,也不一定众人皆知。像北京798每天都是展览,每个周末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展览开幕。很有可能为这个艺术家策展,但却没有起到广为人知的效果。这需要时间持久地去做,让大家逐渐认识到并参与讨论。艺术需要不断探讨,被人所知并不意味着艺术被推广,不被人所知也并不意味着这个艺术不重要。

时间的积累、人们认识的变化,当然包括其他因素的变化都很重要。这是社会学问题,也是艺术学问题。艺术学和社会学二者一定是不断地对立、不断地对抗,最后达到一种和解。策展人策划一次展览并不意味着艺术家艺术价值的提升,但是在今天,优秀的策展人会跟艺术家共同探讨艺术创作,在展览和推广活动中使他的艺术被人所知、被人讨论。艺术是需要交流的,交流量越广泛,媒体推广越多,获得的知名度就越大。

“伸长你的眼睛穿过我——费俊作品(2013-2021)”展览现场

合美术馆 2021

“云雕塑 首届学术邀请展”

苏磊策划“智能、技术生态与体验”版块

松美术馆 2023

Q: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近两年AI技术的生成,数字艺术伴随科技进步而来的话题不断引发一些讨论,包括数字艺术带来的风潮革新,你觉得对策展思路的转变有多大的影响?关于技术与艺术之间的话题是否会成为之后策展的一个热门方向?

A:AI肯定有影响,但是不是能够取代全部的工作是值得怀疑的。未来发展科技与艺术肯定是其中重要的板块,但肯定不是全部,如果成为所有,那么艺术就没有意义。艺术需要的不是所有,而是自己的独特性和唯一性。

科技艺术、数字艺术会被倡导、被推动,但是发展并不等于取缔所有。今天的艺术提出了各种命题,比如绘画的死亡、艺术的死亡,这些都是语言上的修辞。重点不是这个东西美不美,而是提醒和刺激我们去思考,让我们重新面对绘画、重新面对艺术。就像今天的科技艺术并不能取代所有,它只是艺术当中的一个,至于它发展的前景如何,那就看它的造化和大家的认识。我们甚至也可以反技术,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它的发展。

Q:现在西南地区尤其成都的艺术生态也开始变得活跃和丰富,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的扩张和非一线城市越来越多美术馆的出现,你怎么看?是否为策展提供了更多机会?

A: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特别是成都乃至西南地区非常活跃。艺术就是此消彼涨的过程。这边聚集了一批人,正好赶上了这个时代,大家都去做,越促进越好。机构多了,人多了,策展人就要去研究现象,提出有意思的话题,不断地组织,形成系列、形成问题的聚焦点。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