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艺术设计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中国城市艺术设计研讨会召开

9月2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的中国城市艺术设计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主题为“艺术设计与城市高质量发展”。_聚焦艺术设计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中国城市艺术设计研讨会召开

研讨会现场

9月2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的中国城市艺术设计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主题为“艺术设计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经过40多年快速城镇化发展,我国出现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但城市空间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城市风貌雷同,缺乏艺术气质。另一方面,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日渐高涨,特别是如何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艺术空间,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4月19日视察清华大学时指出,“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探讨如何塑造具有艺术气质和艺术氛围的城市人居环境,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联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机构,于2023年9月2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中国城市艺术设计研讨会,美术与艺术设计、美学、城乡规划学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围绕城市艺术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定位与作用、如何将城市艺术设计融入不同层次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之中、城市艺术设计如何体现“适用、经济、绿色、美观”新八字方针、运用城市艺术设计破解城市“雷同化”以及“千城一面”难题的实践、搭建城市艺术设计学术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议题进行专题交流。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主持研讨会

主持人:石楠(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石楠秘书长首先代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对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同时转达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王进展书记的祝福。

石楠秘书长表示,召开本次会议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二是针对现实问题;三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空间品质、艺术品味的需求;四是回归初心,不忘对美学、艺术的追求;五是培养建筑师、规划师的艺术修养,提升决策者的艺术和审美修养;六是为美学、艺术工作者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在城乡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七是在国际交流中,增强美学与规划的专业融合交流;八是对城乡规划学科来说,需要夯实理论基础,服务发展需求,承担重要使命。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马赛视频致辞

马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马赛院长在视频致辞中,首先回顾了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提出的三点建议,并表示此次在美术学院召开的中国城市艺术设计研讨会,正是落实总书记讲话的重要体现。当下,城市化进程发展迅猛,城市“千城一面”,原有的城市特色正在消失,变得相近、雷同。这不仅与建筑设计有关,还与和人更近距离的艺术相关。如何把艺术元素和城市历史、人文等更好地结合起来,也是此次会议的重要内容。他表示,希望能深入探讨当前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更好地发挥学院艺术设计和其他学科专业的跨专业合作,更好地建设城市,赋能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覃川致辞

覃川(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覃川教授指出,首先城市艺术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统筹考虑,城市艺术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其次,要发挥美术服务经济社会的作用,回应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要求,增强城乡审美韵味和文化品位,使美术成果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第三,实现以艺术赋能城市规划建设,通过艺术增加城市吸引力。通过美育提升决策者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以“生活美育”提升大众审美素养,推动城市建设,集众人之智,答时代之问。

专家研讨

中国城市艺术设计研讨会

上、下午的专家研讨环节分别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郑宏主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文科资深教授刘巨德发言

刘巨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文科资深教授):向美而行—功能是变化的!唯有美是永恒的!

刘巨德教授表示,城市艺术设计应该向美而行。功能是变化的,唯有美是永恒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艺术设计通常都以“实用、经济、美观”为指南,实用功能第一、经济第二、美观可有可无。其实,一个设计不美的话,功能一定有问题。美感应该是第一位的,美在当代艺术设计里属于更高级的功能。我们应该把城市设计的美感放在第一位。只有美才能更简约、更合理、更经济,更符合天地之大理,更有建筑的精神性。美感是设计师的境界。城市艺术是天地的艺术,是设计师思天、想地、念人、造美、造福的艺术。设计师竭尽全力师法自然,创造人与自然的祥和关系,为人类驱邪、避灾、安居、乐业。

美感至上,功能会更完美。因此,设计艺术和纯艺术无分别,才能使设计艺术更精彩。设计艺术是通向真理的另一条路,设计师是慈念十方的艺术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发言

高建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华美学学会会长):关于城市个性美形成的哲学思考

高建平研究员强调,城市建设的美和功能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他以巴西利亚的城市设计为例,指出城市本身不是艺术品,它是动态的、具有时间性的。在居住空间被严格规划的城市里,思考和灵感的空间也会受到严格的限制。一座城市的美要以生态美为导向,要融入到城市的活态生活中,构成一个活的生活环境,得到城市居民的认可,这样充满生命力的城市才更美。

同时,高建平研究员指出,城市的美具有多样性、在地性,克服千城一面,需要对城市有深刻的理解,形成自己的特色。

北京大学教授翁剑青发言

翁剑青(北京大学教授):城市公共艺术的整体观与在地性

翁剑青教授指出,我国城市发展与政策密切相关,因此整体规划和政治正确的观念一直贯穿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很多装饰、景观元素虽然在形式上可圈可点,但是和具体的地方、社会群体没有内在关联。所以城市艺术雷同化,缺乏场所的文化内涵。实际上,城市艺术有一定的理想性。当落实到具体空间环境中时,需要更多地考虑艺术介入的在地性,以及和不同人群的契合。

当前,我国公共艺术有了很多发展,呈现出特定区域景观公共艺术的特殊性、对日常生活的适应性,与城市和社区的日常民生和美育密切相关,这是宏观的规划和过分强调专业艺术的炫技所无法做到的。专业怎么和民众发生关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如何处理好城市公共艺术与作品遴选中艺术方个体与政府管理方以及出资方之间的关系呢?公共艺术的目的并非塑造和追求审美状态的最大公约数,因此城市公共艺术的制度和遴选机制,需要有利于发现具有艺术创造性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将艺术性和公共性有机结合,以呈现公共艺术的差异化、创造性和社会协同性。

最后,他总结道,富有生命力和公共性的城市艺术,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生长出来,是不同地方人的经验和人文精神的产物,而不仅仅是行政命令和整体规划下的经济效益与效率追求。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副院长、史论系教授张敢发言

张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副院长、史论系教授):绘画中的城市

张敢教授从绘画史的角度,通过对中外绘画艺术作品的分享,指出一座城市应该具有历史厚度,体现不同时代的积累过程。他强调,城市唯有留住文化记忆,拥有自己的历史故事,贴合人们生活,体现人与城市的关系,才能促使人们更愿意去表现城市。

张敢教授指出,生活在城市中,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改变城市和城市环境。美育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城市规划是一门大艺术,需要国家、企业、个人的合力,才能促使城市焕发活力。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郑靖发言

郑靖(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城市公共艺术的媒介拓展

郑靖教授指出,媒材运用的历史由于社会科技发展的影响而别具时代性。就像工业革命后出现了机动艺术一样,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为空间艺术的媒介选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们得以通过科技手段精确控制诸如光影、液体、声音乃至气味等一些“非固体媒介”。以它们特有的动态魅力和强烈的时代气息,融入公共艺术创作的表现语言。这也是当下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时代性体现。

郑靖教授结合自身创作及国内外前沿艺术实践,从非固体媒介——水、声、气、光4个角度进行分享。对于公共艺术,他表示,第一,从教学到实践,有一个理解认识的过程,即从物理意义的“空间”,到加入城市不同场所人文情怀和场所精神的“场所”研究。第二,从架上到工程,即单体技术进入到城市规划的系统工程,才完成了关键一步,从艺术单体走向更广阔的领域。人们对于媒介语言和形式语言的拓展,真正把公共艺术从单纯的造型美学转换到了空间诗学。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郑宏发言

郑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以城市艺术设计学,破城市雷同化之困

郑宏教授在教学过程中,对城市艺术设计学进行了持续探索,他强调,城市艺术设计可以强化城市特色与个性塑造,提高城市高附加值,提升城市竞争力。他认为应该确立城市艺术设计学概念,这是城市规划概念创新和发展的体现。城市艺术设计学应当从学科的科学性、合理性的论证中得到确认,产生共识,得到应有的重视。郑宏教授从宏观到微观,全方面地阐述了城市学体系需要城市艺术设计学这个分支。

郑宏教授引用朱自煊先生在1988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论述:“城市建筑艺术是一种三度空间的综合性造型艺术”,提倡建立将城市艺术属于造型艺术的概念,呼吁将城市纳入造型艺术范畴。

郑宏教授总结道,艺术设计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城市艺术设计学是实现城市建设“八字”原则中“美观”的主要学科支撑;城市艺术设计应融合于城市宏观尺度、中观以及微观等城市规划层次之中;城市艺术设计可以破解城市雷同化以及“千城一面”难题。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城市设计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朱子瑜发言

朱子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城市设计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加强风貌管控,彰显城市艺术

朱子瑜总规划师指出,城市风貌是城市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城市与艺术结合的物质载体和集中体现。我国城市风貌建设乱象丛生,贪大崇洋、求怪媚俗、杂乱无章、千篇一律。中央对于城市风貌也深切关注,总书记多次在不同会议中提到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塑造城市风貌等。

朱子瑜总规划师表示,城市的特色风貌来源于先天的特色资源禀赋,如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以及后天的特色发挥塑造,如保护传承、创新发展。而构成城市风貌的感知要素则包括山水格局、历史文脉、公共空间及建筑表现。加强风貌管控,彰显城市艺术,要注重整体性、延续性、艺术性,即和谐映衬,环境协调;传承文脉,活化利用;得体审美,创新风尚。结合中外案例,他对此进一步加以诠释。

最后,朱子瑜总规划师总结道,风貌管控要做到景观可视、特色可辨、文脉可延、路径可游、建筑可读。保护要有决心、文化要有信心、设计要有精心、建设要有匠心。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院长李麟学发言

李麟学(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院长):艺术介入城市—全球视野的上海实践

李麟学教授从“艺术与城市的全球化视野、艺术大格局带动上海城市、艺术大事件激活上海城市、社区作为上海艺术新载体、上海城市艺术人群新培育”五个方面来介绍上海实践。

李麟学教授以纽约、伦敦、巴黎、迪拜等城市艺术介入城市为例,来展示艺术通过不同的方式带动并激活城市发展。在上海实践中,李麟学教授以上海徐汇滨江西岸艺术带、浦东美术馆、上海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为例,指出上海通过一系列公共空间、公共艺术的建设,形成文化核心带,打造出与上海城市气质相吻合的艺术载体,带动了区域发展。除了新空间外,艺术也带动了上海老区域的发展,通过旧建筑的再利用等提升了区域品质。

李麟学教授简要介绍了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通过艺术大事件拓展艺术与城市的关系。李麟学教授指出,上海目前将社区作为艺术新的载体,尤其城市更新的展开,着力提升公共空间的景观建设、提升休闲游览功能、保存历史文化记忆。

李麟学教授指出,上海在城市艺术人才培育方面,结合艺术博览会、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等大型活动,通过实践促进人才成长。

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设计所所长吴克捷发言

吴克捷(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设计所所长):城市空间与艺术共振——浅析北京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关系

吴克捷所长指出,当今社会,文化体验是影响城市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艺术的作用,就是为城市赋能。空间是载体,艺术是内容,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二者之前加上公共二字,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就会使人和城市发生关系。空间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可以为城市注入活力,甚至可以共同打造城市名片。

对于空间、艺术与人的关系,吴克捷所长分享了他的认识。公共艺术在公共空间的营造中起到了画龙点睛、助力提升公共空间品质、点亮空间的关键作用,与空间改造相辅相成。结合实践案例,他分别围绕公共艺术与商业空间、工业遗产、历史空间、轨道空间、非建设空间的交融等方面展开介绍。最终,公共艺术回归人文关怀,公共空间的营造要充分考虑人的需要。

如何实现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的良性互动?吴克捷所长提出,应搭建“政府管理者-艺术家-规划师-建筑师-景观师-公众”多方共商共建共享共赏的统筹规划平台,让空间与艺术共振。

浙江省建科建筑设计院原总规划师陈安华发言

陈安华(浙江省建科建筑设计院原总规划师):浙江城乡规划与艺术设计赋能之探索

陈安华总规划师重点介绍了浙江城乡规划与艺术设计,通过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富春山居图·三江汇流县域风貌样板区、古堰画乡大港头镇、东梓关村等大量案例,介绍了浙江在“城市规划 +艺术设计”、“城乡风貌 +艺术设计”、“美丽城镇 +艺术设计”、“美丽乡村 +艺术设计”四个方面的创新实践。

陈安华总规划师指出,通过艺术赋能,将城市艺术设计的理念和方法纳入到不同层级的规划体系中,对浙江城乡规划和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有效推动作用。他认为,通过艺术赋能和城市艺术设计,有效破解了“千城一面”和“千村一面”的雷同化,城市和乡村的地域特色和个性化得到了有效彰显;通过艺术赋能和城市艺术设计,持续推进城乡建设“颜值更高、底蕴更厚、气质更好、品质更优”。

陈安华总规划师表示,未来,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艺术设计激活城乡资源,引动艺术根基,赋能产业发展,美化空间环境,让艺术活化传统,让艺术提升品位,让艺术回归生活,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南京艺术学院景观设计系主任、教授刘谯发言

刘谯(南京艺术学院景观设计系主任、教授):城市艺术设计与城市公共空间融合

刘谯教授表示,建构城市公共空间需要物质与精神、艺术与人文的共同构建,公共空间是城市人文积淀与发展的外化,是传播城市精神最直观的载体。作为城市人文塑造和传播的中心阵地,城市公共空间在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矗立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建筑及艺术品等有形的物质文化,对城市风貌的展现最为直接和具体。而以思想、记忆、感受等无形的状态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精神文化,则必须依托于一定的物质载体来得以保留、传达和展现。

刘谯教授结合案例,分别阐述了艺术街区——开启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带、社会记忆——唤起记忆与历史的生命精神、遗存艺术——回到地方场所与往昔的历史经验、城市形象——规划城市的叙事线、城市触媒——融合数字媒体与公共艺术装置。

最后,刘谯教授探讨了城市艺术设计与城市公共空间融合的路径,包括完善合理、稳定开放的政策基础,多元力量的促进,政府、建筑师、艺术家的横向协作,公众的参与,以及国际交流。她表示,艺术的途径,是一种有效的展现城市人文价值和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方法。城市艺术设计不仅承载本地社会文化、文化精神、人文特色的抽象符号,并以环境唤起大众的社会意识与美学品位,反映出深层次的城市精神。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规划系副主任、副教授王英发言

王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规划系副主任、副教授):城市更新与城市艺术

王英教授以日本“大地艺术祭”为引子,指出城市本身具有艺术的本质属性,并体现在城市的整体环境中。城市艺术经历三次发展浪潮后,在全球竞争中其价值和优势得到突显,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城市更新的新触媒。

王英教授指出,城市更新经历了从地产驱动型向治理型转变,城市艺术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艺术家及其创作的艺术作品为城市赋能增值,艺术事件带动产业发展,艺术产业促进艺术消费。城市艺术成为城市文化独特标志,是城市具有艺术性的根本保证。

王英教授认为,城市是艺术品,更是艺术容器。城市艺术可有价,全社会认可艺术的美学价值和对城市发展的赋能;城市艺术可多元,满足政治意愿和公众意愿,满足大众现阶段审美需求与个性化艺术追求;城市艺术可参与,越来越多地发生在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所;城市艺术可变化,体现在其发挥的作用、存在的时长都可变。

王英教授表示,在城市更新中,应激发文化艺术在城市更新中的内在动力,增强公共艺术政策在空间改造过程中的外部支持,促使城市艺术成为公共空间在组织活动中活力塑造的保证、良性循环中品质提升的保证。

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侯寰宇发言

侯寰宇(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产城融合的艺术设计意义与作用

侯寰宇总建筑师从产城融合的发展挑战、艺术设计的价值意义、产城融合的实践思考、艺术设计的品质赋能等四个方面展开分享。

在产城融合发展背景下,诸多“成功”园区仍存在重产业轻环境、重效率轻美学、重产品轻配套的现象,园区的个性化、特色化严重缺失,急需重新思考园区个性特色与城市风貌的关系,避免“千园一面”现象。艺术介入到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中,是城市人文价值的内涵映射。艺术设计可以带给人有趣的思考、新奇的感知、共情的体验、美好的联想,引发产业空间的诗意表达。艺术设计的价值体现在人文精神的提升意义、创新驱动的推动意义、经济效益的附加意义、审美水平的引导意义等。

侯寰宇总建筑师结合北京亦庄细胞治疗研发中试基地、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一期、亦城客厅—北京亦庄政务服务中心、哥本哈根新型垃圾焚烧发电厂+滑雪场(BIG+SLA)等案例,分享了实践思考。他表示,通过艺术设计,注入情感体验,体现场所品质价值;活化生活场景,促进产城互融质量;呈现产业特性,破解园区趋同困境;挖掘内在潜质,提升开发综合效益。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夏海山发言

夏海山(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城市空间艺术与文化的规划实施体系

“‘城市文化与艺术’呈现过程问题在哪儿?”夏海山教授发出灵魂拷问。他以中关村发展为例,指出物质环境规划与人文环境规划结合,更需要重视规划中的“人文艺术思维”,因为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文要素是推进城市再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夏海山教授强调,城市,正是一个以“文”化“人”的地方,以“美”养“人”的地方。他不断追问“城市的文化或艺术如何反映居民的追求?人民城市的艺术和文化品位如何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路径如何在当今城市规划实施体系中交融?”对此,夏海山教授谈了自己对“公众参与”的认识和体会,他表示,城市“向美而行”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多元交融,将“公众参与 ”真正纳入到规划实施体系。

王明颖(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和公共空间促进中心副主任):从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看城市艺术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理念是“文化兴市,艺术建城”。王明颖副主任回顾了艺术季的举办历程。201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场在徐汇西岸艺术中心,全市另有15个实践案例展区。王明颖副主任表示,在第一年的摸索中,寻找到艺术季可以做的事:第一,挖掘空间,赋予新的生机;第二,对小微空间进行改造;第三,对吃不准的空间可以做实践性探索。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场是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及周边开放空间,全市另有8个实践案例展区。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场是杨浦滨江5.5公里开放空间,全市另有13个实践案例展区。创作并永久留存了一批国内外大师作品。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场是新华社区/曹杨社区,全市另有16个实践案例展区。经过历届艺术季,其品牌定位进一步清晰。城市是我们的展场,空间是我们的作品,艺术是我们的生活。

王明颖副主任表示,从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看城市艺术,我们面临共同的挑战:如何跨界融合,在城市里教学、考虑市民的城市和生活的发展;如何下沉实践;如何破墙共赢。同时也有共同的目标: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城市高品质生活空间,促进城市成为万物共生共栖之地。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更新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孟延春发言

孟延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更新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城市艺术设计管理

孟延春副教授指出,城市艺术设计具有阶段性、复杂性,城市艺术设计管理具有不确定性。

就城市艺术设计的阶段性而言,主要表现为成长性特征,阶段重点会发生变化,且会有所不同。城市艺术设计集中表现为城市整体价值观及城市市民的社会价值取向,是城市发展本质特征的外在表现形式,维系着城市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和灵魂。

就城市艺术设计的复杂性而言,主要表现为价值多元、形式多样、创新不断、标准不同,就城市艺术设计管理的不确定性而言,孟延春副教授表示,城市艺术设计的特性易导致管理权力自由裁量权的宽泛而增加治理的不确定性。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借助城市艺术设计塑造城市精神,保护和营运历史文化资源,弘扬民族艺术与融合国际艺术,开展城市艺术设计活动,完善城市公共空间和艺术设施,培育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城市艺术,大力发展城市艺术相关的产业。

与会嘉宾合影

经过一整天的深入交流,石楠秘书长表示,现阶段已经到了艺术和功能应该更好地融合在一起的阶段,需要回归到对人的精神需求的关怀,以艺术赋能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塑造美好的人居环境,建设城市精神文明,打造人民所需要的高品质空间。而这需要各学科、政府、企业、民众一起努力,满足人民对高水平、高品质的需要,承担我们的历史责任。石楠秘书长表示,能力恐慌是目前很大的问题,需要把美学教育、设计教育落实到教学体系中,提升未来从业者的能力。石楠秘书长强调,我们要放慢脚步,把品质放在首位,立足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遗产的角度,做经得住历史考验的精品。最后,石楠秘书长希望,加强与各位老师的合作与联系,逐步形成具有凝聚力的队伍,搭建相对稳定的交流平台,促进美学与规划的专业融合。

(图文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修改)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