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届金鸡湖双年展的多个主题展中,策展人吴洪亮一直深度参与其中。继2016年“自·牡丹亭”、2018年“自·沧浪亭”、2020年“自·长物志”之后,吴洪亮在“第六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中开启了全新的系列。
作为金鸡湖双年展的三大主题展之一,“虹——来自桥的世界”以“桥”为线索,集结了费俊、张永和、赖声川、霍建起、丘挺、王绍强、限象工作室等国内外三十余位(个)跨领域的艺术创作者和艺术团体,融合不同的创作媒介,从物理空间到精神理念,从现实场景到虚拟世界解读桥的多重文化的丰富意涵。
展览现场
这依然是吴洪亮为苏州量身打造、向苏州致敬的展览。它从全球视野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以艺术的方式跨界建构彩虹,更巧妙地融合了园林中题景的方式,将人与桥的遇见,时间与空间的邂逅,文化的双向循环精彩地融合在展览的脉络里。
虹与桥
展览以桥为名,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桥。
展览现场
有威尼斯的桥。进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真的、可以走上去的桥。穿过拱门,入眼是一连串桥的影像,这是艺术家费俊的新媒体作品《睿·寻》,观众可以扫码进入作品的小程序,通过识别影像中苏州友好城市威尼斯的桥,程序会自动关联到一座与之形态相似的苏州及中国各地的桥。《睿·寻》与那座桥,都源自2019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与当时将25座来自中国的桥以数字媒体的方式搬运到威尼斯、分布在去往中国馆的25座水城桥上不同,费俊此次用相同的手法将威尼斯的桥“搬”回了苏州。
展览现场
有苏州的桥。画家杨明义在作品《桥之乡》中巧妙地将苏州最典型的古桥构思到一幅画里。而邢庆仁五年前在苏州的写生,快速捕捉到了春雨桥下乐府诗的色调,雨中飘散上一年秋冬未及落下的枯叶。
展览现场
有武汉的桥。不会游泳的柯明在行为作品《渡江》中用特定的方法实现了横渡长江,在整个过程中横穿过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以及晴川汉江桥,在特殊时期构建了一座能在心灵之间自由通行的的物理之桥。
展览现场
有吉首的桥。来自建筑师张永和的“吉首美术馆”是为黄永玉先生的湖南家乡而建,这是一座横跨万溶江、兼做步行桥的美术馆,它让当地居民可以在上班、上学、或者购物的途中与艺术邂逅。
桥的技术实实在在。拱曲如虹的长桥是传说中连通天地的途径,代表着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桃花源是理想之桥。
展览现场
吴洪亮曾为艺术家丘挺策划个展和雅集,并与赖声川导演共同促成了丘挺为新版的《暗恋桃花源》绘出《桃花源》长卷,融入了《暗恋桃花源》舞台的背景。此后,新媒体艺术团队限像工作室基于丘挺的“桃花源”系列作品完成了数字生成影像《桃幻》。音乐人张曼为影像作曲,画面节奏在算法的驱动下与音频数据信息做强关联联动,进一步探索视觉与听觉的共鸣。展览中这一景题从中国园林的实景中吸取灵感,更好地将观众代入到桃花源的意境当中。临近《暗恋桃花源》的影像作品,来自艺术家王濛莎的《镜花水月》描绘了一个脱离世俗的桃花岛。红衣女子卧游春日庭院,可以欣赏到江南早春的花朵、亭台楼阁、鸟语花香,如同一场东方爱丽丝梦游仙境抑或水墨乌托邦。
展览现场
展览的“桃花源”结束在《桃幻》的“山洞”里。这个“山洞”有五处开口,分别通往不同的展览区域,往右通往自然山川,往左通往城市生活。
展览现场
王绍强的《天光》在墨戏中追摹古人,在黑白皴染中寻求天空的光线和浮云的质感,构图上方形如虹弯的一线留白,点出了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诗中澄明和开悟的境界,甚至更为宏阔与辽远。
展览现场
在金鸡湖美术馆中,李洪波的《花海》一片灿烂。他从传统的纸灯笼和拉花中得到灵感,折纸变形的过程形成一片花海。陈抱阳的交响声音装置涵盖了人类历史上多种多样的打招呼方式,年轻的艺术家唐古拉作品中呈现出这一代“数字原住民”的天马行空,师丹青与缪应昊借新媒体表达深入到自然界更为微观的层面,沈凌昊则利用感光材料的特性,在空间中留下观众的身影,声、色、电、光完美呼应。
展览现场
站在AI时代来临的起点,人类社会的沟通已经极大地超越物理环境限制,虚拟的网络空间在全球建造起新的“桥梁”。
展览现场
艺术家彭显锋依照现场空间特制了一套装置,在主题的虹桥上打出一道彩虹。这道时隐时现的彩虹,被来自苏州和威尼斯的各种桥环绕,可谓点题之作。
艺术家费俊是第二次参加金鸡湖双年展。他很喜欢此次展览的主题“虹——来自桥的世界”。在他看来,此次展览主题更具有当代性,“桥”这个概念并不深奥,但是建立了很特别的语境,拉近了大众与艺术的距离,强调共情。
金鸡湖双年展是苏州工业园区的文化盛事,金鸡湖美术馆一直参与其中。金鸡湖美术馆谭杰馆长介绍,这次展览是美术馆和策展人吴洪亮的第四次携手,虽然是老朋友,但是依然有很多创新的灵感和艺术的尝试。在展览开幕之前,我们还在苏州征集了一批寻桥志愿者,组织大家去探访苏州的古桥,去寻听每一座桥上久远丰富的故事。
“我们以虹之名、以桥之名,将之聚集到一起,如同主题所期待的那样,在差异中寻求联系、创造连接,而希望每一种差异,又都可以如彩虹的色彩一样各自分明,以自己特立独行的方式自由地存在。”在策展手记中,吴洪亮写下了这样一段。为每次展览撰写策展手记,已经成为吴洪亮策展工作中的固有流程。他在策展手记中清晰梳理出展览如何一步步生成、以及人们如何按照一条流畅的动线观展。他很担心一个展览会被很轻易地消费,“如果通过这个展览,只能让人看到一堆桥,而没有产生思考,那这个展览是失败的。”
开幕式当天吴洪亮很忙,我们抓住各种小的间隙,就本次展览的主题、策展,以及对于金鸡湖双年展的观察和建议等提出问题。他的语速极快,所有的问题几乎都是不假思索。生发和叠加,成为他众多回答中的关键词,也清晰呈现出“桥”这个主题从苏州走到威尼斯、再由威尼斯走到苏州的神奇循环之路。
展览现场
吴洪亮:由叠加的桥走向生发的“虹”
这是您第四次为金鸡湖双年展担任主题展策展人。请您介绍一下您与苏州的渊源。
吴洪亮:2016年第一次来金鸡湖双年展做展览时,我希望能做一个围绕苏州文化的当代艺术展览,用当代艺术的方式对苏州传统文化进行阐释。那几年我正好爱上了昆曲,也能听懂一点点。再加上2016年恰逢“汤莎400年”,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竟然是一年去世的。于是我就策划了一个致敬昆曲的展览,题为“自·牡丹亭”。据说这个展览当时创造了金鸡湖美术馆的一个观众的参观记录。昆曲与园林真是密不可分,而沧浪亭又是苏州相对完整的现存最古老的园林,于是,我在2018年做了一个关于园林的展览——“自·沧浪亭”。到了“自·长物志”,则是借由明四家文徵明曾孙文震亨的著作《长物志》,对“物”进行一次冷静的重视与反思。这么多年的合作非常开心,如果没有在苏州做这么多展览,可能我对传统和当代的认识就没那么深刻。这些展览经历给我后来做威尼斯双年展很多启发。
参与这么多届金鸡湖双年展,在您看来,金鸡湖双年展对于苏州来说有何意义?
吴洪亮:金鸡湖双年展的意义在于,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提醒我们,双年展对于一个城市意味着什么。苏州不缺历史,不缺文化,也不缺经济支撑和热爱艺术的公众的热情。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花费这么多心血来举办双年展呢?回望人类双年展的历史,双年展这个概念来自苏州的友好城市威尼斯,从1895年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双年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以艺术的形式如何让一个城市更加鲜活,如何让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通过艺术找到自我、激发人们发展未来的动力。所以,艺术其实是基于过往、攥住今天而期盼未来的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基于苏州的历史,当下的苏州还有哪些能给到艺术家以启发?所以,“虹——来自桥的世界”是对苏州的一次致敬,是经历风雨之后外化出来的一道彩虹,而桥则是穿越时空的存在,是此岸和彼岸的携手,是力与美的结合。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以“虹——来自桥的世界”为主题,突出了虹和桥两个概念。请您谈谈这个主题是如何生成的?
吴洪亮:“虹”这个主题,基于两个原因。首先我们每个人都在心中勾画着自己的彩虹。我和创意总监唐胜老师讨论了很长时间,终于有了这样一个在“自”系列之后的新主体。那时候的人们最需要的就是沟通,而能够表现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美好的形象化呈现就是色彩。既象征着沟通的桥梁,又有让人觉得美好和愉悦的色彩,我们想到的就是彩虹。这是一个人类可以共通的感受。其次,也是基于苏州的逻辑而生成。当我选择桥作为概念时,回想起2019年在威尼斯双年展策划中国馆时也是运用这个意象,这次展览可以看成是“睿桥”的升级版。在威尼斯时,我和艺术家费俊一起将中国的桥带到了意大利;而这次到了苏州,我们就把意大利威尼斯的桥请了过来。策划这个展览的初衷是献给陷入困窘中的人,希望通过艺术的方式来表达对生命和希望的认知。所以,此次展览开幕也是苦等一年之后的一道彩虹,更是与苏州工业园区尤其是金鸡湖美术馆同仁携手画出的一道彩虹。
本次展览有一个很大的亮点,汇聚了很多跨界艺术家,对此您是怎么考虑的?
吴洪亮:所有的群展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除了委托创作,很少有作品是完全专门为一次展览而创作。对于这些作品,策展人需要构建一个逻辑,即这些作品跟这个展览有什么关系。解决了这个问题,也明确了选择的标准和原则。这个展览是一步步推出的。说起苏州的桥,当然不能错过张继的《枫桥夜泊》,展览剪辑了一段与桥梁相关的纪录片,特意邀请评弹艺术家盛小云演唱了《枫桥夜泊》作为背景音乐。后来想到了一段纪录片,我曾在多年前与它偶遇。这里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一个亮点,每个亮点都可以创造出来一片天空,抑或是天空中的一道彩虹。我在用画中国画的方式做课题,这种手法叫生发。中国画强调生发,拿起一支笔从一块石头开始可以画出一片宇宙。艺术本身是可以自然生长的,展览也是。这个空间虽然不大,但是可以无限生长,就像我们穿过桃花源的那扇门见到了那片光的世界是一样的。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没有清晰地划分结构,而是以“八景”来进行串联。请您介绍一下这八景。
吴洪亮:这个题景是跟古人学的,每个景致都有不同的题法。每个题景都自带美感,但是我觉得最好玩的是最后一个——“笑看不穿”。只要对苏州稍有了解的人,应该都会知道唐寅和他的《桃花庵歌》。很多评弹艺术家、电影演员都会诵读。这首诗有很多版本,我选择了这个: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我想到这个板块和这首诗的时候,联想到的是艺术家杭春晖在2020年广东美术馆个展“本之末”中做的一个作品。为了让那次展览呈现出广东的烟火气,杭春晖带着他的团队去了深圳的大芬村,那是全世界生产商品绘画最多的地方。他在那里不仅拍摄了很多在大芬村的绘画工作者,还因为突然而至的想法将这些人当时剩下的颜料罐都收集下来,最后做成了一面墙,还有一根柱子,像是巴别塔。此次,这些颜料罐变成了一座金字塔,周身是彩虹的颜色。当他提出这个想法时,我当时就觉得特别感动。都说大芬村的作品是行画,这些绘画者们是画匠,而金字塔象征着崇高。在这个现有的这个空间逻辑里谈论这个问题会更加深刻。金字塔有塔基和塔尖,到底什么艺术的底,什么是艺术的尖儿,艺术家本人提出了他的疑问,这是一个可以留给大家深入思考的问题。“笑看不穿”作为此处的题景,很有意味。
一个艺术展览会有好几个维度,有艺术本体的维度、甚至本体中的色彩的维度,还有是哲学的维度,而双年展体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当下的认知。这个展览以桥为名,可以理解为反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希望大家可以联想到更深层的意思。
展览现场
谈到桥的概念,就很容易与您在威斯尼双年展中国馆策划的展览进行关联。您刚刚也提到了这一点,可否详细说说这二者之间有何关联?
吴洪亮:在做威尼斯双年展时,桥的构思源自莫斯塔尔桥。它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莫斯塔尔的一座16世纪的桥,横跨内雷特瓦河。这座桥逢战事就会被损毁,不打仗的时候就会被重建,如今成了一个旅游胜地。这件事给了我很多启示。桥是人类文明发展中一个既功能又意象的状态。之所以要把威尼斯双年展中的作品和桥带到苏州,是因为生成那个展览的很多线索都源自苏州,其空间的结构方式也受到了苏州“启园”绝妙空间的启发。当时位于中国馆展厅中心衔接不同作品的桥,就是这个展览入口处拱桥的原型,“虹——来自桥的世界”是“Re-睿”展览中思考的问题的扩展与延续。威尼斯和苏州都是水城,从苏州到威尼斯,再从威尼斯回到苏州,这双向的循环,才在两个城市之间完成了一次有价值的意义迁移和沟通。
您为什么会一直执着于“桥”这个概念?
吴洪亮:任何一个视觉形象都是不可能没有来由的。我的策展概念就是叠加。就像前段时间有人问我,做了20多年的齐白石展览有什么体会。我当时就回了齐白石的八个字:不喜平庸,不厌雷同。平庸很好做,因为不用太费劲。齐白石从没说过要特立独行,只是说不喜欢平庸。所有人都知道,雷同的艺术会死,但齐白石的一辈子很大程度上都是在重复,画个虾画了一辈子,画个桃也是一辈子。为什么他会成为大师?因为他在所有这些看似重复和雷同的过程中叠加成长。我觉得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中国策展人,我的工作方法也是叠加。每次的展后研究我都在想,是不是比上次好一点点。包括今天的这个展览场地,我已经对这里很熟悉了,但是每次带着新问题来到这里,这个空间都会变成一个新的空间。所以,我的概念就是叠加成长,通过展后研究不断往上发展,不厌雷同地反复做,把桥的概念一层层推进。
在您看来,此次双年展与往届相比,有哪些新的变化?
吴洪亮:本届双年展的主题词为“生动”和“立体”,这是一个更加丰盈的概念。我们现在一个很重要的新变化,就是全中国有这么多的双年展和展览出现。大家都希望通过艺术方式来呈现对世界关系的思考和表达。所以,在本届金鸡湖双年展中,我能感觉到它的这种开放性。未来苏州还会有大量的艺术和文化设施的生成,所以,这应该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双年展。
展览现场
金鸡湖双年展进入了第13个年头,从一个艺术圈的事件演变成为一个文化圈的事件,甚至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您如何看待金鸡湖双年展未来的发展?
吴洪亮:其实每个双年展都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节日。核心在于如何利用这个平台,通过艺术方式集萃艺术资源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学术问题,也就是艺术发展的本体问题;另一个是城市发展的文化支撑,如何通过文化树立城市品牌的问题。
从制度上来说,并不是两年举办一次就是双年展,背后支撑是一整套叙事方式、管理方式以及生发方式。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了解双年展时,我们想到的是,这是一个很学术、很先锋的展览形式,而今天已经成为中国各大城市中的展览常态。随之而来,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也有很多人特别焦虑,为什么公众不能理解艺术?作为从业者,我们可以理解艺术家创作的跳脱,但是对于公众来说就有些困难。放在以前,这是艺术圈的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这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停止对于双年展和艺术的探索,而是要更有效地把艺术根植于城市和生活当中?我个人的想法是,不要因为遇到了新问题而止步或者一刀切,我们应该研究它的可持续性。苏州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城市之一,不缺少经济支撑,也不缺少公众热情,这样的双年展如何保持投入的可持续性、以及持续具有魅力和升级的可能性,这是我们在此地、于此时要考虑的问题。(文/江静 图片由金鸡湖双年展提供并允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