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自然剧场,听青山之音——“在青山•群响艺术季”观后记

2023年6月30日,笔者受邀参加了在青山村举办的“在青山•群响艺术季”的论坛活动,就此也体验了本次艺术季的部分作品。为深入了解本次艺术季的创作情况和艺术对乡村的影响,在青山自然学校,笔者对阿里巴巴设计事业部副总经理陈栋进行了专访。_观自然剧场,听青山之音——“在青山•群响艺术季”观后记

俯瞰青山村 摄影:刘鹏飞

2023年6月30日,笔者受邀参加了在青山村举办的“在青山•群响艺术季”的论坛活动,就此也体验了本次艺术季的部分作品。

从杭州萧山机场出发,车辆进入黄湖镇地区,村舍田地错落有致,林木葱郁,雾霭弥漫,远山青黛,典型的江南山村画卷。近年来,关于青山村的报道很多,青山村原本是浙江余杭地区一个普通的小山村,村民们靠种植毛竹、水稻和苗木为生。 2015年以来,随着青山村的一个水源地保护项目的启动,青山村开始不断有新村民加入,有了更多的人气和活动,慢慢走出一条以生态保护和文创活动的乡村振兴之路,本次“群响艺术季”也是今年以来青山村最大的一次艺术活动。

青山访客中心 摄影:刘鹏飞

青山村很洁净,柏油路边是修整的竹林和花草,家家户户皆是欧式洋楼,村子很幽静,只有偶尔的鸟鸣和风声。“在地与共通——乡村如何联结与生长”论坛在青竹外饰的青山访客中心举办。

论坛结束后,本次艺术季的策展人姜剑向笔者介绍了艺术季的基本情况:“在⻘⼭•群响艺术季”从2023年6⽉5⽇开始,⾄7⽉16⽇结束,共分为“公共艺术”“自然剧场”“声音现场”“在地联结”四个策展单元。共邀请162位国内外艺术家、编剧、演员、舞者、建筑师等不同领域的创作者,在青山村 15.6平方公里的乡野范围内呈现46件艺术作品,8部⾃然剧场作品,2个声⾳现场,16个在地⼯作坊,8个展览,2场学术论坛,集装置、设计、建筑、视觉、表演等不同形式的场域性作品。

竹林 摄影:刘鹏飞

融入自然的公共艺术

“在青山•群响艺术季”户外装置分散在村内外的草坪、田野、森林和水库沿线,需要一番探寻才能一窥真容。7月初的青山村,已进入梅雨季节,高温闷热,不时有阵雨突至,游客如凭脚力确是辛苦。为此,笔者联系了本次艺术季的主办方之一“阿里巴巴设计”的相关负责人陈栋、晓雪和王津。在他们的安排下,笔者坐上游览车,沿着Y形主路沿途观看作品,拂面的风将闷热一扫而空,惬意清爽。 

Matt Hope《Outer Ear,Inner Sphere》图片来源:“在⻘⼭•群响艺术季”主办方提供

宋晨 《竹林音场》摄影:刘鹏飞

车子转过一道山坡,远远看到草丛中一个黑色球形物,仿佛科幻电影里的异星飞船,人入其中,话音仿佛就在耳畔低语,这是 Matt Hope的《Outer Ear,Inner Sphere》。我们一行人沿林间小路穿行, 一圈白色格栅圆环蓦然出现在竹林深处,走进观看,地面是竹编的圆形底座和漫道,仿佛巨大的蒲团,游人在此可坐可观,体验竹林、风声和日光,这便是宋晨的《竹林音场》,上述两件都是典型的环境沉浸体验性作品。

姜元《青山之弦》 图片来源:“在⻘⼭•群响艺术季”主办方提供  摄影:王鹏团队

青山村以竹闻名,本次装置作品中,除《竹林音场》外,背靠竹林的《青山之弦》是用在地竹材细密编织的竹舞台,它是艺术家姜元对宇宙生命连接的想象,《青山之弦》也是此次艺术季声⾳现场的⼀部分,作为摩登天空的音乐主舞台,这里呈现了6场⾳乐表演。

 

尹超《麦子的肖像》摄影:刘鹏飞

孙大勇《梦》 图片来源:“在⻘⼭•群响艺术季”主办方提供  摄影:王鹏团队

除竹林以外,水田也是作品集中之地。午后阳光下,田野里蓝红橙白四面“旗帜”闪闪发光,那是摄影师尹超为人类最日常的食物——麦子在春夏秋冬四季拍摄的巨幅肖像,让我们珍视这些人类最不可或缺的生命价值。建筑师孙大勇的作品《梦》 以一个巨大白色睡枕构成“梦”的主题,尽管是金属作品,却具有织物般的温和质感,最初作品预想置于稻田中央,考虑到对庄稼的影响,最终就放置在田地边缘。

龙坞水库 摄影:刘鹏飞

龙坞水库航拍图 图片来源:“在⻘⼭•群响艺术季”主办方提供

龙坞水库坝顶的插画 摄影:刘鹏飞

王为&白莫媞&戴璞《如•愿Wish Pavilion》摄影:刘鹏飞 

钱弈霖&修德旭《青山时刻》图片来源:“在⻘⼭•群响艺术季”主办方提供

青山村水库众多,南面有 龙坞水库、后坞水库,北面有石扶梯水库,出于对水库保护,作品都集中在堤坝周边。在龙坞水库坝道上眺望,群山环抱的水库如弯曲的月牙儿,水色碧玉,深翠逼人。这里不仅坝面上有彩色插画,坝道边白色方块上也呈现着李昱昱的插画《漫漫青山路 》,主题均是森林防火和保护水库等公益性内容;在后坞水库,竹林一侧有一个白色礼堂型建筑,内面镶嵌着彩色玻璃,作品名为《如•愿Wish Pavilion》,一个很适合冥想观景的场所。游览车来到石扶梯水库,天空已下起小雨,濛濛细雨中,能看到堤坝台阶铺展着一个柠檬色的三角形,这是钱弈霖和修德旭长创作的《青山时刻》,这也是下周展演的舞台。

曹雨西《四时比邻》摄影:刘鹏飞 

周宸宸 Frank Chou《内外In the Fence》摄影:刘鹏飞

ATELIER  ARI 《Reflektor》摄影:刘鹏飞

Atelier ARI《Le Voyeur》摄影:刘鹏飞

继续游走了几个地方后,发现本次艺术季的镜面类作品很多,可能艺术家希望观众通过作品更多地体验周围的自然环境,而不是只关注作品本身,如竹林深处的《四时比邻》,沙地上的《Reflektor》和生态草坪上的《Le Voyeur》等,其中《四时比邻》的作者曹雨西是一位90后数字影像艺术家,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大雪花”就是曹雨西团队的杰作,此次在竹林中的作品映射出亦真亦幻的光影之竹。

蛙之助 丸山纯奈(日本)摄影:刘鹏飞 

邓卓越《民族不倒翁》摄影:刘鹏飞

在地装置设计——田野中的大鸟 小盒子工作室 摄影:刘鹏飞 

路过青山村的鸟——朋克猫头鹰 张帆、张雨阳 摄影:刘鹏飞

除了山野中的装置外,乡村公共场地中的作品更具趣味性,如生态草坪上的邓卓越的《民族不倒翁》,张小川的《蛋是》,自然学校里丸山纯奈的《蛙之助》。漫步小道时,也会不经意发现一些小型作品:森林边涂鸦的小鸟、田地边的金属蒲公英花球,几只木杆上的小猫头鹰,它们在传播生态知识的同时,又为艺术季增添了可爱童稚的气息。

纵观本次公共艺术单元的作品,笔者能感受到艺术家对自然的谦逊与尊重,不打扰乡村与自然是艺术季的原则,艺术家通过作品与环境的配置关系,弱化作品的景观感,构显作品的微剧场感,使观者的身体感官和情绪充分舒展,沉浸式体验人与自然连接交融的状态。遗憾之处是缺乏一些旧物和乡村记忆的作品。

融设计图书馆 摄影:刘鹏飞

参观完公共艺术作品后,游览车回到村子,我们一行人还参观了设计师张雷创办的融设计图书馆。第二天张雷邀请笔者参观了“品物流形”设计公司,并详细介绍了公司在青山村发展的历程,笔者将在另篇采访中详细介绍。

聆听青山之音

相比以往的大地艺术节,本次艺术季的音乐、声音和戏剧表演占比很大。声音和表演在自然场域更容易激活表演者和观者的共鸣和共情,导演、演员、舞蹈家和音乐人会产生更多的感官、身体和气息的释放,观众在自然场域和古朴的乡村剧场也会有更加自由松弛的体验。

 

《林森鹤见》演出现场 摄影:刘鹏飞

7月1日,笔者观看了声音现场作品 《林森鹤见》。傍晚时分,大雨席卷过后,雨过天晴,山林越发葱郁,游览车转过一个山道,远远看到路边人群或坐或卧地观看演出:笔直挺拔的杉树下, 蔓生的野草灌木中,竖着四张大伞,伞下三位黑衣男子与一位白衣女子正凝神演奏着手上的乐器,打击乐响亮的音色和强烈节奏感,伴随着悠长诡谲的乐声,将森林的神秘与悠远烘托到了极致。耳边萦绕的乐音,眼前森绿的草木,让现场观众体验到自然剧场强烈的氛围。

7月1日,《林森鹤见》的表演者:电子音乐家陈睦琏、国际打击乐音乐家林喆、打击乐演奏家董梁,电子音乐家张建夫(从左到右) 摄影:刘鹏飞

《林森鹤见》的演奏者之一陈睦琏也是本次艺术季的「声音现场」 联合策展人,他介绍说,《林森鹤见》是不同的音乐人在自然现场的即兴演出,演出现场既有打击乐、电子乐也有传统非遗音乐。不同领域的音乐家相互合作,能打破惯性思维并拓展创作格局,与自然声响,与合作者的交相呼应中可以找到最恰当的表达方式。

《六个备忘录》剧照  图片来源:“在青山•群响艺术季”主办方提供

看完声音现场的演出后,笔者去红心大礼堂观看了《六个备忘录》。《六个备忘录》通过三个现代年轻人的故事情节,探讨戏剧艺术与现实、地位和戏剧批评的关系。本次「⾃然剧场」的作品主要集中在村子红心大礼堂,除了《六个备忘录》之外,在这里还上演青山版《双下山》《飞跃莫名镇》《猫说Cats Say》等多个剧目,在石扶梯水库的户外舞台上演《种籽之地》,在茅草生态草坪上演《树木博物馆》。

为深入了解本次艺术季的创作情况和艺术对乡村的影响,在青山自然学校,笔者对阿里巴巴设计事业部副总经理陈栋进行了专访。

青山自然学校 摄影:刘鹏飞

  “艺术季”将装置、在地性和表演、舞剧和音乐相结合  

艺术中国:「在⻘⼭•群响艺术季」中,戏剧、音乐和声音内容比重比较大,这出于怎样的设想?

陈栋:声音、戏剧等等类似像performance的沟通,我们认为它是更平易近人的贴近方式。如果只是装置,它更像一个打卡点,我个人认为在地性会没有那么强。我们的核心是“在青山”,“群响”是可以被改变的,但核心是在青山这里发生的一种行为。

艺术中国:您认为在艺术季中哪些作品比较符合装置和演出相结合的综合体验感受?

陈栋:我们这次完整性最强作品其实是《青山石刻》,从装置、在地性到表演、肢体舞剧包括音乐都是组合在一起的。当然装置本身也单独成立,但有表演在里面的时候又是另一副景象。

钱弈霖&修德旭《青山时刻》摄影:刘鹏飞

艺术中国:您认为“群响艺术季”的艺术家对于在地性问题是否做了充分考虑?

陈栋:艺术节从一月初确定,到最后落地是6月5日,时间非常紧张。我们就用了很多设计师来解决作品问题,我们和他们沟通比较快速,在地的一些问题都能解决掉。从一月开始,策展团队带着艺术家进村考察,每位艺术家在青山村驻地十余天。除了一个国外艺术家,其他艺术家都来过现场考察,像日本艺术家丸山纯奈三次从日本坐飞机至杭州,不断完善作品。比如陈睦琏做《林森鹤见》的音乐,他在一个月内持续进行在地创作,从第一期到第四期已经有了很明显的进步。另外我们会在四个单元里把在地连结的内容放大,像张雷、张海江在青山村已经付出很多了,我们这次也找了为自闭症儿童画画的广美艺术家邸翩,还有设计师高少康一起做这部分内容。

艺术家在青山村调研  图片来源:“在⻘⼭•群响艺术季”主办方提供

艺术家在青山村调研  图片来源:“在⻘⼭•群响艺术季”主办方提供

艺术中国:青山村的村民是否参与了本次艺术季的作品创作?

陈栋:这次艺术季我们让大量村民参与做装置,例如“青山之弦”的作者姜元开始想在内部用钢架,外面再编竹子,后面找到村里做竹子的师傅,他说全用竹子做没问题,所以我们没有用一根钢筋,用竹子全部搭好。中央戏剧学院带来的《猫说 Cats Say》,它的主装置是一棵菩提树,也是余师傅编的。 

《六个备忘录》剧照  图片来源:“在青山•群响艺术季”主办方提供

艺术中国:戏剧一般都在城市演出,您如何和演职员协调在乡村现场演出?

陈栋:这次艺术季很多作品都是专门为青山村排演的。像雷志龙的《六个备忘录》,成熟度已经超级完整了,但这出戏他是专门为青山村打造的。我之前看过他的本子,他写的已经和编辑完全不同了,而且他们四个人演70分钟很累的。我们当时找张维伊合作已经很晚了,他是去年《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冠军,热度和流量很高。他听说我们这个是艺术项目,他就很愿意参与。我们很多时候和艺术家沟通都是以艺术项目来做,不是按圈内的出场费。我也给他最大的空间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跟我说这部戏是在演自己的感觉。

《双下山》剧照  图片来源:“在⻘⼭•群响艺术季”主办方提供

《双下山》也是专门为青山村排的作品,赵梁从来没有在乡村礼堂里面演出,所以他就做了一个上下舞台。这部剧是昆曲《思凡》与《下山》结合,以“戏中戏”的叙述方式演绎,这个剧还将戏曲、民乐融入剧里。

艺术中国:艺术季中涉及生态的作品很多,比如天地里的驱鸟装置、堆肥还有玻璃上画的鸟等等,主创团队怎样考虑从自然生态角度和乡村与人进行连接?

陈栋:我们最早定下来的一句话,叫“与世界天真接触”,“与世间天真接触”的一个大的逻辑是要看到这些逻辑存在的可能性。我自认为地球的生命力很强,我们尽量不触达,把它当作一个天真的方式来沟通。像驱鸟装置是协调人与自然利益矛盾的作品,它既不会伤害鸟类,也尽量保护人类的庄稼。另外我们在青山村做艺术,很快就发现建筑物的大面积玻璃会对鸟类造成危害,因为玻璃太透明,很多鸟都撞在玻璃上。所以解决方案就是在窗户上画了很多鸟,让鸟类能够识别障碍。

青山村 摄影:刘鹏飞

  以人才和产业带动青山村长远发展  

艺术中国:您认为青山村有怎样的在地特色?艺术季能带给青山村哪些创新点?

陈栋:青山村大部分的村民都是清末的时候迁移进来的,以温州和台州后裔为主。它原有的产业比较单一,村子主要是以竹子、卖笋为核心的农业价值。我们对于在地性的挖掘需要和在地的人共同创造,如果要从产业乡村振兴的逻辑上来讲,我认为可以把这里变为青山设计艺术村,以“设计艺术”产业的内容来做。对于这次艺术节,我们希望把这些装置、表演、新艺术做成新的艺术衍生品。

青山村街角 摄影:刘鹏飞

艺术中国:在艺术季项目落地青山村后,团队如何考虑协调艺术季带给乡村短期和长期利益的不同诉求?

陈栋:我们去年做了很多调研,包括餐饮业、住宿业、地域的研究、数字技术等等。艺术节之后,我们会慢慢把需要时间体验的内容加入进来,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深度体验青山村。时间拉长能解决天气太热和交通不便的很多问题,我们也在寻找一些方式,比如做一些集中爆发点的活动,做一些如长桌宴这样有烟火气的活动,然后再看怎样把这些与艺术季作品结合在一起。

青山村稻田 摄影:刘鹏飞

艺术中国:浙江乡村的经济基础在全国算比较好,您觉得青山村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陈栋:青山村经济算是全中国乡村的平均值以上,它缺的还不是钱,真正缺的是“长效基金”。青山村不是空心村,这里只有40%的老人和小孩,60%都是年轻人,但是年轻人考虑的问题还是教育和医疗。如果未来有更多产业和人才入驻,就会拉动这里的教育和医疗以及养老。

艺术中国:您认为以文旅角度介入青山村是否适合青山村发展?团队在青山村还有哪些长远规划?

陈栋:我们没有想过把这里变成一个旅游景区,太多人进入村子,村子的接待能力不够,村民也会有排斥,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会比较严重。所以我们希望把它变成一个专业的产业土壤。我们希望有更多的院校基地落地这里,也希望有更多设计和艺术人才在这里做集群。我觉得只要有人才的聚集,产业就会往这边走。我们也正在跟地方政府谈,争取落地一系列的配套服务和政策服务,以便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我们也希望在青山村慢慢把内容运营起来,大概两三个月会办一场设计艺术的公司、品牌的路演和会议。我们在青山村还有村政府批的两块场地,属于乡村振兴的示范项目之一,未来我们会把它变成一个产业园区工作的地方。

(受访人:陈栋 采访人:刘鹏飞 录音整理:曹枫茹)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