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战略传播论坛·数字文化国际传播分论坛在江西景德镇举行

分论坛邀请国内知名高校的研究学者、相关行业协会负责人以及数字文化产业企业代表围绕如何充分利用数字手段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以文化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进行深入研讨。_2023战略传播论坛·数字文化国际传播分论坛在江西景德镇举行

6月18日,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和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主办的2023战略传播论坛在江西景德镇举行。200多名来自智库高校、媒体机构、商界企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国际友人齐聚“千年瓷都”,共话“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景德镇陶瓷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作为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承办的数字文化国际传播分论坛也在当日下午举办。

2023战略传播论坛·数字文化国际传播分论坛现场 (中国网 许柏成 摄)

分论坛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邀请国内知名高校的研究学者、相关行业协会负责人以及数字文化产业企业代表围绕如何充分利用数字手段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以文化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进行深入研讨。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主任闵令超主持分论坛 (中国网 许柏成 摄)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主任闵令超主持分论坛。闵令超表示,分论坛的主题聚焦数字、文化、国际传播三个关键词,“数字”是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征,“文化”是对外交往交流重要的载体和方式,“国际传播”则提醒我们要以国际视野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当这三个词汇相遇在一起,不仅是对外宣工作者提出的战略任务,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时代课题,需要我们认真思索、抓住机遇、实现突破。

观点碰撞 与会嘉宾热议文化数字化发展

分论坛上,9位发言嘉宾从不同角度围绕“数字文化产业趋势分析”、“文化数字化的价值探索”、“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播”三大主题发表真知灼见,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思想盛宴。

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系长聘教授、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委会常务副主任臧志彭  (中国网 许柏成 摄)

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系长聘教授、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委会常务副主任臧志彭教授介绍了《中国文化元宇宙AIGC发展研究报告》以及由报告总结出的数字文创产业发展趋势。他指出,AIGC驱动全球数字文创产业呈现十大趋势:人机合作生产已经成为数字文创产业的主要生产方式;“跨模态内容生成”将成为数字文创产业的主要生产逻辑;数字虚拟人建构属于每个人的3D数字人生和文化元宇宙;文化IP与品牌价值将由用户对其AIGC的广度和深度所决定等。

景德镇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产业发展科科长高杰华  (中国网 许柏成 摄)

景德镇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产业发展科科长高杰华以“景德镇文旅融合及数字应用”为题进行发言,介绍了景德镇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促进数字文旅发展的做法和成果以及在文旅融合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他表示,近年来,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和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在数字文旅方面取得了扎实成果。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靳军  (中国网 许柏成 摄)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靳军教授围绕“唐宋经典艺术的数字再创与文化传播”,从实现不同维度的古今互动、呈现传统经典的文化内涵、文化与科技的美学交汇、古典精神的当代再造等角度回答了“传统经典艺术如何在当今时代重新焕发光彩”这一问题。他认为,传统艺术数字化再造应坚持“经典文化在科技中的呈现”、“传统美学的当代元素构建”、“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创新”三大理念。

华夏文化促进会非遗分会会长常月红 (中国网 许柏成 摄)

华夏文化促进会非遗分会会长常月红就“非遗数字化价值实现途径研究”进行了分享。他指出,非遗具有历史、文化、教育、社区、经济、人类、科学七个维度的价值,目前非遗数字化主要通过数字孪生系统实现,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特征分析、模型构建、机器学习四个步骤。他强调,非遗数字化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标准的建设。

中数艺DAC艺术总监王泊乔 (中国网 许柏成 摄)

中数艺DAC艺术总监王泊乔以“感知中国:数字艺术如何再造文化遗产沉浸多觉体验”为题从数字艺术多觉沉浸体验的角度切入,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如何推动富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体会。他就艺术文化的国际传播提出了三点建议:在多觉呈现方面,沉浸体验场景的实现需要企业的技术支持和合作;在传播内容方面,要挖掘传统文化,打造当代艺术IP;在传播方式上,要打造沉浸式多觉体验场景。

北京工业大学元宇宙云图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高泽龙 (中国网 许柏成 摄)

北京工业大学元宇宙云图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高泽龙以“中国元宇宙数字创新综合体、产业园及空间打造”为题,介绍中国第一部元宇宙小说《元宇宙2086》已涵盖了影视、动漫、主题乐园、线下空间、衍生品等,已经初步成为著名的前沿科技类IP的综合矩阵,接下来即将启动开发剧本杀、舞台剧、游戏、景区元素、活动赛事等,同时《元宇宙2086》的国际化业务也正在启动中。

中科闻歌舆情事业部副总经理、中科智库研究院院长吴晓飞 (中国网 许柏成 摄)

中科闻歌舆情事业部副总经理、中科智库研究院院长吴晓飞在主题分享中表示,当前,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为赋能城市国际传播全链条带来新的机遇。基于多语言内容理解、复杂场景信息抽取、多模态内容生成、实时联网问答、领域知识问答等方面的五大核心能力,聚焦赋能智能选题策划、媒体矩阵运营评价、传播影响力评估、传播策略优化等,助力城市国际传播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为创新国际传播叙事,打造城市国际特色名片提供技术支撑。

中数链(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张睿 (中国网 许柏成 摄)

中数链(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张睿以“Metafilm——影视+科技+文旅的跨次元探索与实践”为分享主题,介绍了影视PLUS元宇宙“Metafilm”于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举办期间首发亮相的实践案例,并重点介绍了重磅打造的元宇宙红毯区、光影殿堂、影视街区、品牌展馆等四大核心沉浸式体验板块。她表示,元宇宙不是单纯的虚拟世界,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容支撑,也只是空壳和摆设,充满内容的顶流IP元宇宙才是流量之王。

北京元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际联合创始人、中国广告协会数元委副秘书长肖灵艳线上发言的演示文稿

北京元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际联合创始人、中国广告协会数元委副秘书长肖灵艳以“元圈宇宙xSpaces如何赋能国际数字文化传播”为题进行了线上发言。她介绍,北京元圈以“让数字化国际贸易成为新常态”为愿景,希望带领中国自主科技、技术、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化。

技术赋能 多元项目助推数字文化国际传播

分论坛上,多个数字文化国际传播项目发布,以数字化为新媒体国际传播工作赋能,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数据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兼重大专项任务办公室主任袁林  (中国网 许柏成 摄)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当研院)数据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兼重大专项任务办公室主任袁林、中国网技术创新部主任赵萱共同发布了“中华文化符号数字化国际传播项目”。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技术创新部主任赵萱 (中国网 许柏成 摄)

该项目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遴选具备一定世界影响力、适合数字化创作、深受国内外年轻受众喜爱、具有深厚中华文化内涵的中华文化符号。项目将集中各界优势资源,用跨越国界疆域、语言隔阂、文化差异的数字化方式,定期发布中华文化符号数字化成果,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汇聚中华儿女强大的思想和情感认同,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项目分为梳理遴选中华文化符号、围绕中华文化符号进行数字化创作、开展中华文化符号的立体化传播三部分组成。同时,项目还将推动文化符号在青年受众群体中以AIGC、元宇宙等新技术再创作,通过互动式的参与、传播,增加国际青少年群体对中华文明的认识、理解与认同,塑造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系长聘教授、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委会常务副主任臧志彭教授发布了“一带一路”文化传播全国示范案例联合征集。案例征集活动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业委员会、中国网、当研院联合主办,入选成果将汇编成《中国文化元宇宙白皮书·“一带一路”卷》,在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发布。

作为联合发起机构之一,中数链 (上海) 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张睿介绍了“探寻中国大美取景地——中华影视数字文化走出去行动计划”。该计划关注影视与文旅双向赋能,旨在融入领先科技为当地文旅IP持续升级影响力和生命力,通过元宇宙、AR、数字文创、AIGC等创新技术升级商业模式,探索新机遇、扩容新产能。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主任闵令超在总结发言中指出,9位主题发言嘉宾从不同角度对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数字赋能文化国际传播进行了深入研讨,既有宏观视角下的产业趋势判断,又有来自不同领域的精彩案例分析,同时也对数字文化国际传播的未来进行了前瞻与展望,引人深思。

闵令超指出,当下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的深入融合提升了文化生产力,丰富了文化新形态,增加了文化新体验,也在塑造新的文化传播格局。我们期待以“中华文化符号数字化国际传播项目”等为平台,与大家展开合作,以数字化的手段擦亮中华文化符号,更好地推动中华文明走出去,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文/张丽颖)

分论坛主办方与发言嘉宾合影 (中国网 许柏成 摄)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