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展览道尽马面裙的古往今来

马面裙是中国传统服饰中十分经典和极具代表性的裙装,其历史悠久、外形独特、款式合理、工艺精湛,凝结了美用一体、以文载道的人文思想。在当今时代,马面裙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以及今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与文化自信,再度吸引了新时代年轻群体的钟爱与追捧。_一场展览道尽马面裙的古往今来

马面裙是中国传统服饰中十分经典和极具代表性的裙装,其历史悠久、外形独特、款式合理、工艺精湛,凝结了美用一体、以文载道的人文思想。在当今时代,马面裙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以及今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与文化自信,再度吸引了新时代年轻群体的钟爱与追捧。在这样的热度下,筹备两年左右的 “裙裳华彩:马面裙的古韵今风”展览于10月11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

“裙裳华彩:马面裙的古韵今风”展览现场(图片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提供)

“裙裳华彩:马面裙的古韵今风”展览开幕式现场(摄影/ 兰红超)

本展依据传统马面裙的美学演变为划分,始以序篇形式呈现出马面裙的形制起源,后以马面裙的定形与发展为题,共分为三个单元,展出66组件展品。

第一单元“方兴未艾”,展示了明代马面裙及其同期的袍,袄等,力图呈现出明代马面裙的着装风采。第二单元“百紫千红”,展示了清代的阑干、月华、凤尾及百褶鱼鳞裙,辅以袄、褂,马面绣片等,呈现出清代丰富的裙型与华美的装饰。第三单元“简雅凝练”,展示了20世纪初在西风东渐下,马面裙形制及装饰上的简化。

“裙裳华彩:马面裙的古韵今风”展览现场(图片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提供)

“裙裳华彩:马面裙的古韵今风”展览现场(图片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提供)

“裙裳华彩:马面裙的古韵今风”展览现场(摄影/ 兰红超)

“裙裳华彩:马面裙的古韵今风”展览现场(摄影/ 兰红超)

在展览开幕式上,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鲁晓波为捐赠人代表陈菲女士颁发捐赠证书,感谢她和刘海珍女士为清华艺博捐赠“民国红色暗花绸地绣一路连科纹鱼鳞马面裙”和“清晚期红色暗花绸地牡丹蝴蝶纹盘金绣鱼鳞马面裙”。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鲁晓波为捐赠人代表陈菲女士颁发捐赠证书(图片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提供)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鲁晓波在开幕式上表示:“马面裙是我国传统服饰的经典代表之一,其独特的两片式形制、精湛的制作工艺,将美用一体的生活智慧与以文载道的人文思想相融合。近年来,马面裙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文化符号,这些不仅是传统美学的当代回归,也是今人对文化自信与身份认同的具体表现。本次展览的举办,既是对传统服饰之美的致敬,更是对文化根脉的守护,是清华艺博践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命的具体践行。”

 

“裙裳华彩:马面裙的古韵今风”展览现场(图片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提供)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鲁晓波在展览现场(摄影/ 兰红超)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覃川表示:“以马面裙为代表的中国的传统服饰,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和创新的一个缩影。无论是宋代旋裙的便捷实用、明代马面裙的端庄周正、清代马面裙多种裙型和华美点缀,都是每个时代东方审美的一个突出体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有专门的染织服装系,我们更要在传统文化的挖掘当中走在前列,要让更多的艺术元素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服务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将传统文化结合当下的时尚审美,进行更多的转化和创新发展。”

“裙裳华彩:马面裙的古韵今风”展览现场(图片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提供)

本次展览策展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典藏部馆员高文静表示:“本次展览以纵横交织为线索,横向按时间线展现马面裙从形制起源、到明代定型、清代发展、以及20世纪初的风格演变;纵向以工艺为脉络,聚焦形制、工艺、色彩、纹样、绣法,力图多维度的呈现马面裙的多样之美。我认为马面裙最动人的不是它华美的装饰和规整的形制,而是它能串联起不同时空的人。当看着古人用一撮经纬织就锦缎、一针一线缝制华裳时,这份匠心与美好依旧可以打动今天的我们,而我们今天也用展览来延续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人会用创意赋予它新生,这便是传承的力量和美的力量。”

“裙裳华彩:马面裙的古韵今风”展览现场(摄影/ 兰红超)

“裙裳华彩:马面裙的古韵今风”展览现场(摄影/ 兰红超) 

本次展览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服系副教授贾玺增表示:“本展览源于我们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热爱之心,马面裙是中国传统服饰中十分经典和具有代表性的款式之一,其诞生于宋,兴盛于明清,历史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服饰的活化石,更是礼制文化与审美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人高度发达的独特制衣智慧与美学特色的体现。本展览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为社会观众提供了高质量的展览内容,也为清华美院师生的学术科研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期待我们共同守护这份衣冠大国的文化自信,让传统活在当下。”

“裙裳华彩:马面裙的古韵今风”展览现场(摄影/ 兰红超)

“裙裳华彩:马面裙的古韵今风”展览现场(摄影/ 兰红超)

山东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刘延常表示:“山东博物馆作为齐鲁文化的重要收藏研究与展示机构,始终致力于挖掘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次展览我们精选馆藏明代马面裙参与到展览当中,旨在以马面裙这一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服饰为切入点,展现中华服饰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历久弥新。马面裙不仅是古代纺织技艺与审美风尚的集中体现,更承载着礼仪规范、社会习俗与时代精神。本次展览不仅承载一件件精美的历史实物,带领大家穿越时空,领略马面裙在历史长河中沉淀的古朴风韵与华彩篇章,更是探讨传统服饰元素在当代设计艺术创作、乃至日常生活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期待通过本次展览,能够激发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促进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蓝色缠枝四季花卉纹织金妆花缎马面裙 明 长88厘米 腰围104厘米 山东博物馆藏(图片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提供)

白色暗花纱绣花鸟纹马面裙 明 长88厘米 腰宽60厘米 山东博物馆藏 (图片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提供)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田辉表示:“马面裙其独特的形制结构、精湛的制作工艺、丰富的纹饰寓意,都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和价值理念。本次展览使这些承载着历史温度的瑰宝从从库房中走向展厅,从学术研究走向公共视野,正是我们博物馆人践行文化强国战略、活化馆藏文物,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在当下的具体行动。我们期盼每一位步入展厅的观众,都能在此感受到马面裙所承载的匠心精神与东方智慧,从中汲取文化的力量,坚定前行的信心。让我们共同守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份宝贵的财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裙裳华彩:马面裙的古韵今风”展览现场(图片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提供)

捐赠人代表陈菲在开幕式现场表示:“2006年我开始接触中国传统服饰收藏这一领域,藏品在武汉、上海、西安等地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均有展出。与大多数观众一样,我在刚接触到马面裙时是被其华美的外表所吸引,之后又被其丰富多彩、饱含人生哲理、兼具教育与趣味的纹饰所吸引。本次展览我将所藏马面裙捐献给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我坚信其优秀的艺术团队、策划团队和研究团队,可以更加深入的挖掘与传承马面裙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价值与美。”

“裙裳华彩:马面裙的古韵今风”展览现场(图片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提供)

近年来,马面裙以其独特的魅力再度吸引了众人的瞩目,当代设计师以传统马面裙为灵感进行传统重构,赓续了华裳故事。通过这场跨越时空的华裳之约,观众可以体会历史变迁下马面裙的发展与演变、以及我国传统马面裙美学基因的流转,感受东方审美语境下的裙裳之美。

据悉,展览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9号展厅展出至2026年3月29日。

部分展出作品:

(图片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提供)

黄褐色织缠枝莲花纹马面裙  明  长90厘米 宽73厘米  江西省博物馆藏  1980年南城县益宣王李妃棺出土

黄褐色绸地织灵芝竹叶纹马面裙  明  长83厘米 宽123厘米  上饶市博物馆藏  2016年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白岭明墓出土

蓝色暗花缎地绣花鸟纹夹棉阑干马面裙  清  长118.2厘米 宽100.8厘米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

杏红暗花绸地绣牡丹蝴蝶纹阑干马面裙  清  长99厘米 宽88厘米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多色缎地绣庭院仕女缀花卉纹月华马面裙  清  长94.5厘米 宽121厘米  广州博物馆藏

粉色暗花绸地绣花蝶纹鱼鳞马面裙  清  长102厘米 腰135厘米  苏州丝绸博物馆藏

红色缎地绣海水鹤穗纹红喜裙  二十世纪初  长90.5厘米 宽115厘米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

红色提花绸刺绣花卉纹阑干马面裙  二十世纪初长91厘米 宽177厘米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

粉红暗花绸绣花鸟纹鱼鳞马面裙  二十世纪初  长104.5厘米 宽172厘米  广州博物馆藏

 

相关推荐

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