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照自然,而留痕于心——罗尔纯、戴士和油画作品展艺冠空间开幕

2025年4月19日,“雪泥鸿爪——罗尔纯、戴士和油画作品展”在798艺冠空间开幕。展览呈现了罗尔纯与戴士和先生的近三十幅油画精品,记录了他们行走世界各地的所见所感,或日常瞬间的自在捕捉。二位艺术家对自然与生活的特殊观察和张力松弛的表现欲望交织在作品与展厅中,在彼此呼应间形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_写照自然,而留痕于心——罗尔纯、戴士和油画作品展艺冠空间开幕

2025年4月19日,“雪泥鸿爪——罗尔纯、戴士和油画作品展”在798艺冠空间开幕。展览呈现了罗尔纯与戴士和先生的近三十幅油画精品,记录了他们行走世界各地的所见所感,或日常瞬间的自在捕捉。二位艺术家对自然与生活的特殊观察和张力松弛的表现欲望交织在作品与展厅中,在彼此呼应间形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开幕嘉宾合影

“鸿泥雪爪”出自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这种“留痕”,不仅是罗尔纯和戴士和先生彼此亦师亦友情谊的见证,更是两位艺术家对生活与艺术创作的真实写照——他们都通过写生的方式记录着人生的轨迹、对生活的感悟与做人的真实。这样的痕迹如同流淌的日记,松弛而真切,全无造作、刻意之感。

展厅现场

炽热的色彩,涌动的笔触——在罗尔纯先生的作品中,随着高纯度的色彩迸发而出的是他对生活的敏锐感受,而它恰如一袭热浪,洋溢着真诚和浓郁的感染力,将观者一并席卷其中。这样“生猛”的表现力似乎与其曾经就读的北京艺术学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一个位于中国北方最早的油画“新派”聚集地,而后,罗尔纯先生又考入苏州美专,深得颜文樑先生绘画色彩理论之精髓。而其在一次为宾馆作画时更悟到“平面化”之妙处,促使他在画面上大胆运用平涂色彩的方式,充分发挥色彩的最大力量,使色彩浓郁饱满、对比强烈,把色彩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

罗尔纯-《树》50x60cm 布面油画 1988年

罗尔纯 画具60x73cm 布面油画 2000 年

虽是华彩,却天真质朴。罗尔纯取材的画具、人物、小桥流水似乎都那么稀疏平常,但他却将自己的热忱融入浓烈的油彩之中,唯有这份真情实感成为了最炙热感人的震撼。在他笔下,油画所有的造型、色彩、细节都为直接、朴素地表达其自己的灵魂而服务,它们冲破学院范式和既定规则,大胆而自由的流淌,乘兴而来,尽兴而止,如同一曲汹涌的交响直击心扉。

罗尔纯 坐着的女人 58x53cm 布面油画 1985年

罗尔纯 水乡 65.5x70cm  布面油画 1991年

谈及写生,戴士和先生认为“写生重要的是建立好对象和自我的关系”。“如果写生其实是在画自己,那难道就不要写生了吗?如果写生是在画对象,那就不要自己的主动表达了吗?当然都不是,难就难在如何把二者放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做到真正的水乳交融,浑然天成”。

艺术家戴士和

展厅现场

在戴士和先生的作品中,我们似乎找到了更为直观的答案。从黑河湖畔到云冈石窟,从准格尔盆地到衡水秋色,每一处风光都成为他笔下流淌的乐章,在画面的“似与不似之间”承载的是艺术家的心境,或热烈、或静穆;而有些生活中的静物,比如家居一隅,或是灶台上的鱼干、蔬菜,则透露出他对生活满满的热爱,细腻而温暖。

戴士和《黑河 湖畔下午》布面油画 60x80cm 2014年

戴士和《石窟云冈》布面油画 90x160cm 2017年

在戴士和看来,写生其实是中国人的传统,它是一种创作的汲养方式。正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每个人的创作都是建立在对象上的理解和再创作。不同于机械抓拍,写生是一个“映入眼帘-心向往之-又由心而生”的过程,而这样的再创作才能够真正赋予艺术家作品以灵魂,升华写生的作用。

戴士和《起风了》布面油画 80x100cm,2013年

戴士和《衡水秋色》布面油画 60x80cm 2016年

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戴先生的作品中,总能看到他像孩子一样不断探索、求变的好奇和“好玩”之心。或是大胆的将画面简化成色块结构,或是在传统静物旁加上一个童趣的小恐龙,或是那一把充满烟火气的秋菠菜,又或是老玉米里那灿然的几穗儿玉米须……戴士和始终在突破自己既有的语言符号,在画面的发展中记录着真实而鲜活变化着的自己。

戴士和《惠安灶上》布面油画 90x60cm 2011年 

戴士和《老玉米》布面油画 90x100cm 2015年 

作品细节

写照自然,而留痕于心。正如艺术家孙建平先生在前言中所写:他们(罗尔纯、戴士和)都真诚地追寻前辈们的文化理想,力图把西方的绘画融入自己的血液,生成一种具有东方表现力的中国油画。他们把创作从当时的“主流”“正统”的宣传功能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回归艺术本体的思想种子,这成为他们艺术思想之根本,经多年磨砺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并为中国油画的发展留下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文脉……二位先生在中国油画领域如今已经是成就斐然,他们崇尚“东方表现”,尤其是戴士和先生在新世纪初成为“写意油画”的领军人物,中国大地上兴起了“写生、写意”的大潮。可以说,早年接受的那种崇尚神韵、大气简约的审美价值观都发挥了作用。

展厅现场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11日。(撰文/傅朗,视频/马博瀚)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