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周青铜到宋代飞鹤:《哪吒2》如何让文物“活”在动画里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中华传统元素被巧妙地渗透至每一个细节,使影片呈现出浓厚的东方美学韵味。_从商周青铜到宋代飞鹤:《哪吒2》如何让文物“活”在动画里

撰文_赵若水

截至目前,由饺子编剧并执导的《哪吒之魔童闹海》观影人次已突破3亿,票房突破145亿。作为“哪吒”系列的第二部,影片进一步引入了《封神演义》宏大的世界观,以震撼人心的视觉表现力、创新独特的人物形象以及波澜壮阔的剧情设计,吸引了全球观众的瞩目。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制作团队在道具与环境细节上的匠心打造,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开创了动画本土化创作的新高度。

在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已融入大量中国文物元素,例如哪吒出生时,太乙真人使用了近似马家窑文化漩涡纹彩陶罐饮酒;而哪吒三岁生日宴上,出现了商周时期的觚(饮酒器)与铙(乐器),乐队演奏的场景也与唐三彩骆驼载乐俑极为相似。而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中华传统元素更是被巧妙地渗透至每一个细节,使影片呈现出浓厚的东方美学韵味。

七色宝莲源自博山炉

七色宝莲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西汉错金铜博山炉,腹径15.5cm,通高26cm,河北省博物馆藏,图片来源:河北省博物馆

七色宝莲是电影中最重要的法宝之一,能够帮助哪吒和敖丙重塑肉身,其灵感来自博山炉。博山炉是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器具,以青铜和陶瓷两种材质为主,炉体为青铜器的豆形,上有高而尖的镂空山形盖,点燃香炉时,山上烟雾缭绕,宛若海上仙山“博山”,“博山炉”之名正来源于此,这种器物一直以独特的外形受到皇室至民间的广泛喜爱。此外,七彩宝莲的花瓣上还绘有云纹,增添了华丽之感。

玉虚宫的模版是汉中天师堂

玉虚宫 图片来源: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微博

玉虚宫 图片来源: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微博

天师堂 来源:陕西网

位于昆仑山的阐教仙门重地玉虚宫为多个单体所构成的八边形院落式建筑群,由九宫八阵演变而来,与陕西汉中天师堂建筑风格类似。天师堂为道教圣地,最早由东汉时期的汉中王张鲁所建,以视觉呈现了道教的八卦哲学观。

玉虚宫参考的是汉代高台楼阁式建筑,为青琉璃瓦顶,脊刹为神鸟形态,两侧有鸱吻,檐下有匾额,台基上有云纹,将各个时代传统木构建筑的风格融为一体。

宫殿飞鸟致敬宋徽宗《瑞鹤图》

玉虚宫外景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北宋)赵佶《瑞鹤图》(局部) 绢本设色 辽宁省博物馆藏

玉虚宫初次出现时,蓝天之上,覆绿色琉璃瓦的宫殿顶部有一群飞鸟,这一场景致敬了现藏辽宁省博物馆的宋徽宗《瑞鹤图》,该画描绘了编年宣德门彩云缭绕,一群仙鹤盘旋在其上,鸱尾之上有两鹤驻立。画面左侧宋徽宗的题跋交代了其内容,北宋政和二年上元之次夕(即公元1112年1月16日),汴京上空突然出现祥云,两只仙鹤落在宣德门鸱尾上,这被视为是祥瑞之兆而被记录下来。尽管这件作品所记录的可能只是为巩固统治而编造的祥瑞事件,这件作品以花鸟、风景结合,表现大面积天空和屋顶的构图,以及极为绚丽的石青色天空,受到各个时代观者的喜爱并一直流传。

玉虚宫 图片来源: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微博

鱼沼飞梁 图片来源:中国晋祠

玉虚宫仙池的楼梯和方形荷塘则借鉴了山西晋祠的“鱼沼飞梁”。“鱼沼飞梁”是中国最早的水陆立交桥,始建于北魏之前,现存基本上为宋代形制。鱼沼,意为圆形水池,飞梁指的是沼上的十字形桥梁,“鱼沼飞梁”包括石柱、斗拱、木梁、栏杆、望柱、铁狮等部分。片中将所有建筑改为玉的材质,营造玉虚宫洁白神圣的氛围。

殷夫人的青铜剑原型就是越王勾践剑

殷夫人的剑

越王勾践剑

《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出现了大量青铜兵器。殷夫人则使用了一把典型的战国圆首双箍青铜剑,这类青铜剑以越王勾践剑为代表。剑身有菱形纹,剑柄上缠绕了紫色丝缑,有利于抓握。

敖光海报 图片来源:光明网

玉刀,商,青铜,殷墟博物馆藏 图片来源:经济观察报

东海龙王敖光使用的龙牙刀,前半部分参考商朝的青铜刀,如江西省博物馆藏新干大洋洲墓青铜刀、殷墟博物馆藏商玉刀等,刀尖上挑,刀腹收弧,刀背有齿状装饰,吞口刀刃底部的龙吞口是高级关刀的象征,从唐代盛行至明代,可见于明《关羽擒将图》这把刀的设计由不同时代和地域的风格混合而成。

三戈青铜戟,战国·曾,青铜,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陈塘关士兵的武器为战国时期的长戟,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战国青铜戟基本一致,前部有用于截击的矛,下部用于勾杀的戈。

李靖 图片来源: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微博

青铜的纹样也得到了应用。殷夫人、李靖的铜胄、身甲上的纹饰借鉴了青铜器所采用的纹样,胸甲的勾连弧形借鉴青铜鼎兽面的眉,实现了将传统纹样在不同媒介之间的转化,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结界兽”造型来源三星堆文化

结界兽 图片来源: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微博 

两个重要配角粗眉“结界兽”和卷鼻“结界兽”的造型设计则与三星堆文化有密切的关联,粗眉“结界兽”有粗重的眉毛和夸张的蒜头鼻,其灵感来源于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以及青铜兽面具,卷鼻“结界兽”翘起的鼻子,与青铜鹰形铃的嘴部造型极为相似。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商代,青铜器,三星堆博物馆藏,三星堆博物馆藏 图片来源:三星堆博物馆

青铜兽面具,商代,青铜器,三星堆博物馆藏 图片来源: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文化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是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的蜀文化遗址,其中出土上千件珍贵的文物,以青铜和金饰品为主,包含人像、人面具、神树、太阳、动物、禽鸟等,具有王权与神权并存的特征。三星堆文化的面貌与中原商文化的面貌迥异,较难理解,但也因神秘性而受到当代人的喜爱。《哪吒之魔童降世》对于三星堆文化的借鉴便满足了观众在这一方面的需求。

“天元鼎”借鉴了扁足鼎、青铜敦

动画中的天元鼎

龙纹扁足鼎,商晚期,青铜器,上海博物馆藏 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

青铜敦,战国中晚期,湖北省博物馆藏 图片来源:湖北省博物馆

《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应用最多的传统元素便是青铜器。玉虚宫的镇宫之宝“天元鼎”分为大鼎和小鼎两个部分,分别参考了不同的青铜器。

青铜器为红铜加锡的合金,使用合范的热铸法制成,最早出现于夏朝,在商朝达到鼎盛。尽管秦朝后就已失去原本的礼仪价值,青铜器仍以其独特的魅力被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

小鼎借鉴了上海博物馆藏龙纹扁足鼎的腹部和柱足,大鼎浑圆的造型借鉴了湖北省博物馆藏青铜敦,其上使用了饕餮纹。敦是饮食器,用于在祭祀和宴会时盛放黍、稷、稻、梁等作物,盛行于春秋晚期到战国晚期,很早就从盛储器演变成为礼器。

土拨鼠们烧饭使用的是青铜釜

汉弦纹双耳铜釜,青铜器,海南省博物馆藏

影片中土拨鼠们烧饭使用的是青铜釜。釜是饮食器,煮食炊具,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中期,三国时期成为主要炊具,尤其被应用在战时的军队中,青铜釜出现于商代。 

除此之外,李靖披膊的下层甲片为双穿线,参考了唐代长乐公主墓壁画中的甲胄武士的披膊;敖光战甲上翘起的龙头参考了唐代天王甲;敖丙的水双锤,为宋、辽、金时期的武器;太乙真人的莲台来源于清顺治时期铜鎏金嵌珠立像佛底座,甚至哪吒裤子上的火焰纹、上衣的莲花纹、敖丙衣服上的云纹、水纹均参考了中国传统纹样……种种元素琳琅满目,不胜枚举。

综上所述,《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仅是一部娱乐性十足的动画电影,它更是一部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艺术形式深度融合的作品。影片通过对青铜器、建筑、纹饰、文化符号等中华传统文物元素的巧妙运用,为观众带来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庄严与轻松并存的视觉盛宴,影片中传统元素的再创作,不仅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深度,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从现代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契机。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