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德:美术创作需要锐意进取的“三牛精神”

改革开放40多年,面对政治、经济、生活方式的变化与发展,当代美术创作同样需要坚持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三牛精神”。曾几何时,一些美术工作者热衷于表面的虚幻与浮夸,以所谓个人心象的抒发和为形式而形式的描..._李超德:美术创作需要锐意进取的“三牛精神”

未标题-56

改革开放40多年,面对政治、经济、生活方式的变化与发展,当代美术创作同样需要坚持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三牛精神”。曾几何时,一些美术工作者热衷于表面的虚幻与浮夸,以所谓个人心象的抒发和为形式而形式的描摹代替艺术的真实与真诚,或者以突破传统的禁锢与藩蓠为幌子,游戏人生、胡涂乱抹,少了对现实世界的敬意,追求所谓现代图式的奇异。

在新时代文艺创作中,美术工作者必须 要有“为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现今的美术创作不能对社会进步与时代精神视而不见,只热衷于自己从未真正体验过的古意盎然的生活场景而做怀古的热梦。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更应该强调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的人民性。我们应该看到,当代美术创作从内容到形式正经历着深刻转型。作为时代的主流审美文化,反映时代节律的美术创作风格与样式已经逐渐取代古典艺术形式。黑格尔曾经感叹“散文的时代”与“诗的时代”已经消失,人们不再生活在一个田园牧歌式的诗意时代。今天美术创作的人民性也不可能再是“留得残荷听雨声”“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似的悲凄。

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艺术表达和艺术传播的方式,社会生活的转型,必然带来审美观念的转型。机械文明、大数据、智能化正对人类传统思维进行解构,信息技术时代的悄然降临,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民大众审美需求与方式的转变,同样需要促使当代审美文化与审美精神的时代性转换,这本身就是美术创作“为人民服务”的体现。美术工作者不能脱离人民的现实审美需求,孤立地以伪绅士、假贵族的面目仅仅表现个人主义的所谓精神慎独,更需要做“为人民服务”的孺子牛,真实和真诚地体验、引导与表达全民的共同审美理想。

坚持新时代文艺创作的新表现、新表达,必须站位更高,以大的文化视角、大的人文关怀、大的艺术调性,始终站立在新时代的现场,高扬新生活的主旋律,做一头勤劳创新的拓荒牛。面对新时代的新场域,如何既坚守民族文化自信的阵地,积极发挥新时代美术创作教育人、娱乐人、感染人的作用,突出美术作品表达历时性、历史性、艺术性的特点。同时又针对当下社会发展的热点话题,运用新的思维、新的视角、新的理念和正确的文艺观、创作观去着力表现新时代的新生话。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鼓舞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话的激情。

人类审美文化的历程反复证明,旧的传统未必全是好的,新的也未必都不合时宜。美术创作反映时代性意味着主观表达形式与现实内容寻求新的统一,当代审美文化所应该反映的客观内容已不仅仅是农耕时代所赋予士大夫心态的山水、草木、花鸟鱼虫,至少不应该是主流。或者说见诸这些客观条件的主体的人变了,美学精神必然会改变。任何艺术样式的发展,都会打上时代烙印。太平盛世和平年代,有些风花雪月、闲庭信步的题材,作为个人审美趣味的喜好不足为过,这也是人民群众审美趣味多样性的体现。如若在中华民族大发展的紧要关头,主流美术创作只沉醉在闲云野鹤般的遁世生活与城头落日的哀怨,则必然被时代所唾弃。因此,美术创作面对新时代的新思想、 新观念、新生活,必须探索出契合于时代发展、反映时代面貌的艺术新样式,在前人未知的处女地里做一头勤劳耕耘、创新发展的拓荒牛。坚持新时代文艺创作的新导向、 新要求,就需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所讲的“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总要求,发扬“三牛精神”,共同为新时代文艺的更大繁荣挥洒汗水、贡献才华。我们就是要思考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坚持中国人的审美追求,正确处理好家国情怀和民众趣味的关系,创作出体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无愧于时代的伟大作品。

当然,美术家们还需要以自己鲜明的态度,用美术创作的实际行动厘清美术界的一些乱象,讲好当代的中国故事,尊重艺术历史发展的规律,把握时代的脉搏,真正反映时代的呼声。

阿诺德·豪泽尔在《艺术社会学》一书中曾经说过:没有评论者的参与,“纯粹独立的艺术消费几乎是不可能的,不然就是一种对艺术才能的神化。艺术风格越是发展,艺术作品新奇的成分就越是丰富,艺术消费者对作品的接受就越是困难,这时就越需要中 介者的参与和帮助。”此话说明一个道理,美术发展,创作是主体,美术批评是引导、参与、中介和帮助,正确的、健康的美术批评之于美术创作而言,它们是相向而行的。美术创作与美术批评的定位与作为,对正确舆论引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美术作品又特别强调历时性和时效性。一方面是作品秉持鲜明的文化立场,明确文艺方向和价值标准;另一方面,又需要有宽阔的艺术视野和学术 胸襟。在美术创作与美术批评实践中,同样既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以洋为尊,又要反对盲目自信的唯我独尊、食古不化。由此,美术创作需要内心的真实与真诚,需要向善与光明的积极心态。(作者系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二级教授、博 士生导师)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