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之爱”——用现代声响文化探索当下人与社会联结

齐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文/庞雪姣“渴望与人相系,却更恐惧被就此绑死。害怕孤单,所以找人同行,但新的不安却从别处涌现。在液态的爱里,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聚合,一次又一次地分离。”社会学大师齐格蒙·包曼(Z..._“液态之爱”——用现代声响文化探索当下人与社会联结

微信图片_20210201165051

齐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

文/庞雪姣

“渴望与人相系,却更恐惧被就此绑死。害怕孤单,所以找人同行,但新的不安却从别处涌现。在液态的爱里,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聚合,一次又一次地分离。”

社会学大师齐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在其人际关系的轻快之作——《液态之爱》里,用犀利的笔触再现出当代男女不再有长久关系的羁绊下,想尽各种方法、技巧、心力来建立相互之间的纽带。

这些栖居现代社会的人们,关系的此消彼长就像流水一样不稳定,他们容忍松散的联系,好让自己在境况改变时,可以快速而毫不费力地抽身而出,就像生活在水流中一样,永远输入不稳定的新鲜感,一次又一次地消解似有非无的爱。

人际纽带的脆弱所引发的不安感受,人们想要系紧纽带却又不想被绑死的冲突和渴望是这本重要著作的主题。包曼从两人之间的爱恋开始,渐次开展至家庭、邻里、城市、社群,再到领土、民族、国家,直至全球化下的世界关系。

近日,台北当代艺术馆双联展“声经络”和“液态之爱”刚刚闭幕,展览呈现对现今社会及历史的反映。“声经络”由四位分别来自中国台湾、菲律宾、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的策展人策划,结合影音文献与基于研究的艺术作品,详述现代声响文化在四个不同亚洲国家及地区的故事。“液态之爱”用七位国际艺术家的作品探讨当今由金融资本与高端科技综合主宰的电讯社会,如何在铺天盖地的网络资讯中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微信图片_20210201165100

展览海报

关于使用包曼书名作为展览名称并展开讨论,策展人郑慧华解释道:“策展的问题意识来自于我们自身生活上的迫切提问,即我们如何面对当下讯息与网络社会对生活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是在急速发展的时代里,人工智能、演算法、大数据、网络社群媒介的大量冲击下,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崭新关系,以及我们如何对未来展开想象的能力。这些看似巨大的哲学命题,已经依托显示发生,迫切的摆在我们眼前,让有自由意志的人不得不重新思考。

相对于工业时代里“固态的”社会时空关系,当下高度资本与讯息流动、人际快速移动的发展转向,用“液态”来描绘这种现代性经验充满意象感,又能精准道出那种充满流动的不稳定性(或称之为“液态化”)的生活状态,它同时也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感受。所以,我想以包曼所谈的“液态现代性”来回应对于当下时代、生活、生存与生命的思索。”

微信图片_20210201165104

无穷尽的嘻哈曲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有多件以声音作为媒介的作品,但并不直接指涉一地的声响文化,而是进一步探讨声音、讯息、科技与物之间交织缠绕的权力关系。2017年,在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获得最杰出年轻艺术家-银狮奖的埃及艺术家Hassan Khan带来了作品《无穷尽的嘻哈曲》。他与11位有着不同风格、背景、性别的饶舌歌手合作,共同完成大量的录音内容,最后浓缩成八百多段人声取样,经过讯息编码成为本作的基本架构,正如作品名称一样,现场的演奏永不停歇、没有重覆,Hassan Khan试图在轻松的嘻哈氛围中探讨演算法的控制性与看似无穷尽的“自由”之间的辩证。

 微信图片_20210201165107

无穷尽的嘻哈曲 展览现场

吴其育的创作主要以动态影像为主。《发光半导体未来》——艺术家想像自然光源(太阳)已完全消失,而我们生存的星系,仅有的LED人造光源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世界。现在被人们大量使用的LED,除了用来散发光源、再现影像,同时也是讯息与讯号的主要终端界面──LED取代了自然界的光,成为形塑记忆和意识的来源。艺术家以此想像,反思当今人类历史及文明发展。

微信图片_20210201165111

发光半导体未来 展览现场

微信图片_20210201165115

发光半导体未来 展览现场 

实验声响艺术家DJ sniff(水田拓郎)在网上搜寻了曲名或歌词带有“liquid love”(液态之爱)这个词的歌曲多达261首,总长超过10小时,然后他将这些歌词片段储存成为一个资料库曲单,并为作品取了一个诗意的名字——《啜饮流淌的爱之泉》。

微信图片_20210201165119

啜饮流淌的爱之泉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这些带有关键词的音乐片段通过唱盘、随身听、混音器、喇叭和扩大器等多个被解构和重组的声响设备播放出来。同样的词语经过多层次的音讯转换变成不易辨识的“声音”,若观众想要完整稳定的听到这261首曲子,必须要连接网络才能实现。艺术家利用声响装置再现了“液态生活”的流动摇摆。

微信图片_20210201165122

啜饮流淌的爱之泉  展览现场

液态的生活不是指在水中流动,而是漂浮在网速之上,时而流畅,时而卡顿,速食的惊喜如同呼吸一样让人沉溺其中,不忍放弃。以上作品以线上虚拟空间与线下身体现场共同构成,每件作品都是一种对现况的巧妙拆解和同时建构。虽然身体在场,但不借助网络科技就不能体验到作品的主题与内涵,创作者们用不同手法反身检视讯息传递背后的媒介与技术,从而展现现代科技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的多重角色,意识在线上,身体在线下,没有网络就没有完整的生活。

微信图片_20210201165125

DJ Sniff(水田拓郎)

尽管展览使用了包曼的书名与现代性框架,但没有停留在为其理论做插图与说明的简单层面,而是启发观者参与其中,体认到当今每个人都在有限与无限、控制与自由、虚拟与真实,线上与线下——这些液态现代世界的诸多特质当中游走、流动、迷失。

我们所处的时代,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变得流动化、液态化、短暂且不稳固,整个世界都以这种方式加速生成与变化,每个人在意识和身体感知上都存在着“液态共鸣”,试图连结,害怕连结,远离连结又不得不连结,人们即将面对的未来是否会愈发稀释?(图片来源:台北当代艺术馆官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