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
数字敦煌
“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去年12月27日在成都博物馆开展以来人气“爆棚”,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观展人数已经超过25万。 22日,记者从甘肃省文物局获悉,本次大展除了汇聚全国众多著名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的镇馆之宝外,多达20多场免费的预约制高水准学术讲座也成为了又一个最大的亮点,而敦煌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王旭东在讲座《当现代科技遇上古代文明——敦煌石窟的保护与传承》中与观众的互动,更是留下了诸多精彩的话题。 [话题一] 张大千在敦煌有没有毁画? 在此次特展中,共计8个复原石窟、70幅临摹壁画集中亮相,这令不出蓉城便可一睹敦煌风采的成都市民们激动不已。期间,活动还吸引了无数业内人士云集现场,他们除了参观展览还汇聚到了讲座现场,在观众互动一开始便为王旭东摆出了一道难题:“张大千在敦煌究竟有没有毁画?如何评价张大千在莫高窟的行为?” 要说临摹敦煌壁画,最有名的四川画家当属张大千。1941年春,张大千带领妻儿门生离开成都,留在敦煌临摹壁画。在两年零七个月的时间里,张大千整理文物,为洞窟编号,并临摹壁画276幅。就在张大千声名远扬之际,传出了他在敦煌破坏壁画的消息,致使这趟敦煌之行毁誉参半。“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可能很多人不敢涉及张大千在敦煌做的一些事儿,实际上任何事都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要回到当时的历史中去评价张大千。”对此王旭东认为:“在当时的经济、技术等发展条件,局限了艺术家的视野。不仅张大千剥掉表层的壁画,露出更早的唐代、北魏的壁画,就连常书鸿也揭过220窟的壁画表面,这是艺术家的眼光。” “虽然现在敦煌肯定不允许再揭这些壁画,但这样的行为在过去并非没有先例。”王旭东用外科手术生动比喻了洞窟壁画的保护工程:“例如在外科手术中,我们过去都要开刀,在人身上留下很大一个伤口,而现在流行微创。你能说那个时候医生的水平太差了?不能这样说。过去敦煌壁画出现空鼓的现象,保护方案会使用铁的十字架,而现在则是用有机材料。有些人说当年是破坏,因为铁架把画面都给毁了。但在当时,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有可能这块壁画就消失殆尽。” “愿意救命还是保存身体完整?这中间需要取舍,不能因为现在技术和理念的提升,就一味否定过去。”他意味深长地说:“文物保护最重要的不是我们能做什么,而是我们应该做什么,而在实践过程中这点很难权衡。壁画的情况也要‘因画而异’,只有专家学者到现场去讨论,到定点监测,才能确定下一步的修复方案。” [话题二]敦煌遗书精华部分实现“数字化回归” 100多年前,敦煌有超过4万件文物被西方探险家先后用各种手段带到国外。针对此有观众提出,我们是否应该追回文物,让敦煌学研究也更多留在中国呢? “敦煌藏经洞文物的流失,这个历史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当一个国家在封闭弱小的时候,根本不会顾及文化。”王旭东对此表示:“客观的讲,包括大英博物馆在内的一些机构,对这些文物保护得非常好。至于哪一天文物能够回到敦煌,还是由历史去解决,但敦煌学没必要狭义回归。敦煌在中国,我们希望敦煌学在世界,而不是把这些资料要回来不开放,让别人拿不到,没法研究。” “敦煌保护和研究的国际化,一直是敦煌研究院正在推动的事情。”他说:“目前,法国国家图书馆已经把5000件馆藏的敦煌遗书高清数字复制件无偿赠送给敦煌,敦煌遗书最精华部分可以说实现了‘数字化回归’,同时我们与英国国家图书馆的合作也已开始。未来,敦煌研究院还希望推动俄罗斯、印度等拥有敦煌文物的机构加入其中,让散落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和文物形成完整的数据库,共同提升敦煌研究的水平。” “文化与文化一定要包容和交流,这样才能形成新的文化形态。”王旭东认为:“我们要让外国人来讲中国的故事,这一定比我们去给人家讲要强很多。尤其敦煌文明更需要我们放在丝绸之路这个背景下研究,放在不同文明相互交融的背景下研究,而不是孤立进行。” [话题三]“数字敦煌”让敦煌文化传播更远更广 上世纪90年代,敦煌研究院为了保护敦煌石窟,留下可能消失的壁画和彩塑,开始启动了数字化保护工程。如今,这种对敦煌石窟信息的采集,已经成为在更大范围内传播敦煌文化的手段。而现代科技的广泛利用,也让敦煌在资源共享、旅游开发、文化推广等方面形成了独有特色。 王旭东介绍,敦煌拥有彩绘和壁画的洞窟有492个,截至目前已有150个洞窟完成了壁画、彩塑的数字化信息采集,30个洞窟可以在“数字敦煌”网站上以三维立体方式对外免费呈现,其中的高清图像绝对比到现场借着手电筒光看得更加真切。这种全球资源的共享,让敦煌在更大范围内得以传播。据悉,去年敦煌研究全媒体的点击量超过了1700万次。“通过数字技术还让莫高窟有了新的旅游模式,先网上预约、再看数字展示中心,最后才到实际洞窟。”他表示:“这样不仅大大减少了游客滞留洞窟的时间,有效的保护了珍贵的文物,同时也让人们对敦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外,在策展方面,不仅有在成都的这种实物展,还有互动视觉展,让公众带着VR眼镜就能身临其境。”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敦煌的保护与数字化进程就已经在与美国、日本的合作中展开。未来,敦煌研究院则希望通过这些技术手段让敦煌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王旭东说。[话题四]从“能做什么”到“应该做什么”“目前,已经控制了壁画、彩塑的病害发展速度。”交流中,敦煌文物的保护现状绝对是最受关注的问题,对此王旭东表示:“每年都要对洞窟进行调查,如今有近100个洞窟的壁画和彩塑存在颜料起甲、空鼓等问题。不过,文物保护的理念如今已从‘能做什么’发展到‘应该做什么’,如果我们确定文物状态稳定,就尽量不进行干预,避免保护性破坏。” 据了解,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第一代敦煌人便开始通过安装窟门、清理积沙等方式,减少风雨以及人为破坏。最近几十年,则已经从科技保护的角度,选择了一些病害严重、价值较高的洞窟做保护修复。目前,敦煌研究院进行保护的团队多达两百余人,分别进行病害预防监测、科学检测分析、数字化保护以及文物修复。 “现在的敦煌强调预防性保护,尽量让病害不发生或者慢发生,很多情况下往往不干预即是最好保护。”多年来,敦煌还拥有着强大的科研团队,在莫高窟外的文物保护方面也不断在发挥着作用。王旭东透露:“今年年底,敦煌研究院将与四川文物部门合作,开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津观音寺泥塑与壁画的保护。不久,关于观音寺壁画的病害调查、材料检测等工作就将相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