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浅谈中国画中所存在的理性与感性的认识

中国画创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极强的艺术活动。它反映了一位画家的文化素养、生活经验、专业功底、艺术观念等全方位的修养,同时也和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息息相关。人的情感是很复杂的,就其在对国画的创作中而言,..._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浅谈中国画中所存在的理性与感性的认识

  中国画创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极强的艺术活动。它反映了一位画家的文化素养、生活经验、专业功底、艺术观念等全方位的修养,同时也和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息息相关。人的情感是很复杂的,就其在对国画的创作中而言,绕不开人的感性和理性对其作品产生直接的影响,那么在中国画创作中如何正确应用感性与理性的认知呢?  在哲学中感性是指有感觉的,可以看到、听到、摸到、闻到的;而理性是指人精神上对感性的进一步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人的认识要进行两次飞跃,第一次就是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感性是生命的本能,生物的条件反射,是感性最初始化的形式,在生命形式的进化过程中,基于本能的感性,逐渐上升为理性,才有了生命形态的逐步完善。感性永远是理性的基础,离开了感性,也就谈不上理性。所以我认为,中国画艺术的创作,也是由感性做基础,最终达到一种理性的、天人合一的艺术高度。艺术家,因为感性和理性程度的差别,混沌地分为两大类,感性的艺术家和理性的艺术家。之所以混沌地区别,就在于人类再高级也还是动物,不存在纯粹的感性和理性,当然也就找不出,纯粹感性或者理性的人。感性主导的画家,一般号称自己是为感觉活着,为感觉画画,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主要依靠自己的感觉或者直觉,很少考虑条件的约束,因此表现得另类,容易标新立异。其实这样是有它好的一面的,它保持着艺术的新鲜性,还有艺术家的创作活力和创新意识。但过犹不及,物极必反,事物的天平一旦倒向一边,那么事情还是挺可怕的。西方的当代艺术或艺术家就比较容易表现的极端,现在也或多或少影响到一些中国艺术家。其作品表现的特征一般都是另类前卫的,甚至不堪入目,丑陋、肮脏、猥琐是这些艺术家靠着单一的感性去冲动的创造着一些垃圾。也有的是抱着某些目的,利用艺术来进行一些非理性思想和行为的勾当。但他们实际上,必须接受客观的限制,及从根本上离不开客观对他们的要求,或是某种经济利益,或是某些权益的诱惑,所以对他们来说,也谈不上纯粹的感性。

彼岸.静待花开138cm x 48cm 2014年

  当然,真正的艺术家,纯粹的理性也是不存在的。理性主导的艺术家,遇事三思而后行,主动地接受必然和社会的约束,并清醒地考虑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很少出格,行为一般符合约定的规范。客观上个体必须服从群体,所以理性的艺术家,相对适应环境,从某些意义上讲,这样是符合社会长期发展规律的,但一个具体的艺术家,光有这样的循规蹈矩是远远不够的。怎样去归属自己,并不是简单的感情用事或主观选择,利用感性与理性的矛盾交集,去创作出有个性,有深度,有内涵的艺术作品,是每个真正的艺术家必须面对的事实,这一点上,我们的古代先贤们又是怎样去利用他们的感性与理性,去创作一幅幅精美的绘画作品的呢?让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理论的阐释中来找找答案吧!

彼岸.心随云舒卷138cm x 70cm 2013年

  古代老庄的哲学和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中国画在理论上的影响则更是显而易见的。对我们讨论中国画的感性与理性认识问题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庄子﹒外物》中说:“鉴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鉴。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这段话意思是说,“言”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意”,因此得到这个“意”,“言”就可以舍弃了。那么我们在这里把“言”理解为感性思维,把“意”作理性思维去理解,意思不就明白多了,好梳理多了嘛!没有前面感性思维的“言”,就没有后面理性思维的“意”。所以在中国画里就得出了一个很重要得论点命题。“得意而忘言”也可以说成“得意而忘形”。这种意象的美学观点,是中国画的艺术标杆,也是追求理性而积极的艺术方向。

彼岸---接近天堂的云138cm x 68cm 2013年作

  魏晋时期的王弼把《庄子》这个“得意而忘言”的论点又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出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出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乃非真言也。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

彼岸---散淡人间138cm x 68cm 2013年作

  王弼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说:“意”要靠“象”来显现,“象”要靠“言”来说明。但是“言”和“象”本身不是目的。“言”只是为了说明“象”而“象”只是为了显现“意”。因此,为了得到“象”,就必须否定“言”;为了得到“意”就必须否定“象”。如果“言”不否定自己,那就不是真正的“言”;如果“象”不否定自己,那就不是真正的“象”。就中国画理论而言,在针对“立象以尽意”的命题作进一步的发挥中,这就推动了中国画领域中对感性“象”的范畴向理性“意象”的范畴的转化,意味着人们对艺术个体的认识已不再停留在抽象的笼统的阶段,而是已经深入到了一个更为内在的理性层次,这在中国美学史上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在对中国画后来的理论,就认识绘画感性的形式美和理性的整体形象之间的辩证关系,起到了很大的启示效应。

彼岸---涉放云水间138cm x 45cm 2013年作 

  中国画艺术的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是很复杂的,看似绘画感性形式美是非常关键和重要,但在整体的展现中,它又不可过分突出,否则会损害艺术整体形象的美。也就是说:感性的绘画形式美只有否定自己才能实现自己这个辩证法。然而之前一定要有感性的形式美,如果缺失了感性的形式美,“象”后面的“意”也就不存在了。也无所谓“得意而忘形”一说了。所以如果没有绘画艺术的感性形式美,理性的内容和意思就不可能得到表现。当然就不可能有审美形象和艺术美感。  当绘画艺术的感性形式诸因素把绘画内容恰当地、充分地、完善地表现出来,从而使欣赏者为整个绘画艺术里理性形象的美所吸引,而不再去注意形式美本身时,这才是真正的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结合。

彼岸---烟云供养138cm x 46cm 2013年作

  从归属所造成的结果来分析,艺术家是需要理性的,因为感性的人,往往容易肤浅的理解事物,容易单纯的受外界影响,所以对中国画艺术而言就缺少厚度,不够深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客观条件的改变,理性的人会越来越多,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样的趋势,是不是也预示有一天,艺术可以完全摆脱了感性的世界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感性是理性的基础不说,它甚至也是理性的结果,在艺术创作中,感性和理性,实际上就是这么个互为因果的关系。就绘画艺术来说,它不仅以感性材料为基础,而且以绘画语言等感性形式来表达。所以,纯粹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绘画是没有的,它们的区分也是相对的,我们不应当把它们截然分开。 感性的绘画和理性的绘画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既然感性的绘画是对事物的表面、外部特征的认识上,有其局限性,理性的去理解绘画才能揭示自己和事物的本质规律。因此,我们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性认识上,但缺少感性认识的指导实践,我想也是成就不了一幅好的中国画作品的。

晨浴69cm x 34cm 2013年

  我们要想在国画创作中有所建树,,首先应当理清人在感性和理性上双重意识关系,熟练掌握基本技法,继承传统国画的优点,在其基础上积极而又大胆的探索求新,以辅助和补充来权衡感性和理性在实践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且不可失去笔墨,丢掉了国画的特点,搞一些旁门左道来哗众取宠,这样就失去了中国画的最起码的理性判断了,其实学习西方绘画之长,作为补充营养,以丰富国画的表现力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一味的拒中或贬中,非理性的全盘西化,那将是背道而驰得不偿失了。  画家的创作道路是艰难而又漫长的,要想其作品有所创新,情感的投入是门不可缺少的课题。对画家来说,绘画是情感表现生活的结晶,情感主宰着绘画的创作.情感可以迸发出创作欲望,如果不把情感投入到创作中去,那么再好的技法也画不出感人的作品 。从某种意义上讲,情感就是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天平,只有把这两种情感贯穿到中国画艺术作品中去,才能创作出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品来,也就是说带着双重情感去创作,才能感动自己,打动别人。

初雨69cm x 34cm 2013年

  综上所述在中国画创作中,正确的把握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对立与统一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关系。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加科学和清晰的看待外界事物的内在联系,即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从而根据外在感知深入思想,精心创作出更有深远意义的精品力作!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