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艺术家展览热背后的冷思考

    青年艺术家展览热的背后  近期举办的诸多艺术展览中,不管是群展还是个展,青年艺术家无疑都占据了极大比重。一时之间,几乎所有的艺术机构都在努力培养自己的“市场新 星”,即便是拍卖行..._青年艺术家展览热背后的冷思考

  

  青年艺术家展览热的背后

  近期举办的诸多艺术展览中,不管是群展还是个展,青年艺术家无疑都占据了极大比重。一时之间,几乎所有的艺术机构都在努力培养自己的“市场新 星”,即便是拍卖行也开始参与其中。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当下的市场格局有些“青黄不接”,谁能发掘到下一波的潜力艺术家,谁就能掌握市场的未来。  对于一些老牌的艺术明星而言,短时间内市场价位很难再有突破,尤其是在行情调整的时候,市场更需要时间去消化。与此同时,这一阶段正是青年艺术家上位的机会。不管是美术馆还是艺博会,几乎都能看到青年艺术家的身影,他们活跃着,为了自己的艺术理想或物质理想。  不可否认的是,在这股青年艺术家展览大潮中,不乏跟风而至的艺术展览。在这些展览中,艺术家并不是围绕某个学术主题来选定,更多的是迎合市场的“拼 凑”,在大大小小的画廊中,几乎都能看到千人一面的“小清新”、“甜美风”,但在让人眼花缭乱的青年艺术家展览中,真正具有学术品质的能有几个?在这波市 场大潮中,最终能够留下的青年艺术家又有多少呢?  北京商报记者 徐磊  龚继遂 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艺术市场研究专家  目前藏家越来越年轻化,知识结构与老一辈藏家的知识结构和品位截然不同,市场需要开发一些新的、更低端、更年轻、更无名且更不设门槛的消费型板块,可以通过展览、舆论、社区引导来开拓或培育一个崭新的收藏品位和收藏群体。  顾振清 独立策展人  青年艺术家的上位更大程度上源于学术价值的转换,最终哪些青年艺术家能在市场中留下,要看他们的学术价值和未来价值,比如王兴伟等艺术家在文本学、符号学方面有很多贡献,可以说,这些青年艺术家才有替换市场的价值。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